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臧霸思索之后,便说道:“这甄家兄弟,即是有事相求,我臧霸必是尽力相助,当年他们兄弟对我们的恩情,依旧历历在目”。
臧戒说道:“先听听是什么事情相求,盐帮也有盐帮的规则,即是登门相求,先看看他们有没有诚意”。
东海郡一家颇有气派的茶馆,甄俨、甄尧也是盐帮里的人,自然知道这里就是臧家父子,在东海郡做私盐买卖的愰子。甄俨对甄尧说道:“盐帮有盐帮的规矩,讲究拜码头,这臧霸我们也是许久不见,不知物是人非,有多大的变化。你先在这里等我,我一人先进去,若有什么闪失,你都想办法捞我,不过就算不能帮我们,也不至于害我们性命”。
甄俨现在肩负着甄家的重任,即是兄长又是家主,行为做事也只能压着自己性子,老练沉稳下来。
甄俨一步一台阶地缓缓走进茶楼,整个茶楼有几十茶客,茶客也多是粗布衣衫,怎么看怎么不像会是茶楼品茗的文雅人。他们都放下手中的茶具,鸦雀无声,两只眼睛紧紧的盯着甄俨的一举一动。这种无形的压力,便是第一重考验。
甄俨一进屋,环视一圈,见没有相识的身影。同时也向盐帮供奉管仲像先跪地叩头,表示自己也是身出盐帮。
“管仲是盐专营的创始人,也是中国盐业史上最有名气的人他原名夷吾,因齐恒公拜相,尊其号曰仲父,从此国人不分贵贱均不敢犯夷吾之名。
甄俨便坐进屋中唯一的空桌。此时屋中气氛压抑,这些人皆不是普通人,都是刀头舔血的恶匪。若有一个不字,甄俨恐怕就走不出这个茶楼。
盐帮:史上造反和起义最多职业,古代,与民众最息息相关的行业当属盐业。盐业走私历史悠久,且造就了一大批造反起义的名流:唐朝的黄巢,元末明初的张士诚、方国珍,都是贩私盐起家。
人只要吃饭,就离不开食盐。有暴利的行业就有黑道的背景,由于食盐一直是政府专卖,所以食盐的走私历代都难以根除,围绕着食盐走私诞生了中国历史最长、势力最大的一个黑帮:盐帮。
盐帮平时做走私生意,乱世就举旗造反,甚至建立过自己的国家——黄巢的“大齐”差点儿没成为唐以后的一个朝代。
汉朝时,盐帮兴起于江淮流域,一般的贩运路线分南北和东西两线。南北线一般指沿运河北上至漠北;东西线一般沿长江直到西北青藏地区。
在封建社会,官僚体系腐化堕落,他们往往利用垄断盐业贸易的特权牟取私利,盐价极高,利润十分丰厚。江南一带的盐商往往是草莽之辈,一起贩运私盐以图牟取私利,这些人的贩运团伙就被称为"盐帮"。
一般盗寇,所过之处劫掠抢杀,百姓畏之若狼虎,自然站在官府一边,提供情报,提供支持,但唯独盐枭例外,因为盐枭是与国争利,让老百姓能吃上便宜的食盐。所以每当盐枭与官府争斗的时候,百姓都坚定地站在盐枭一边。有了老百姓的支持,官府剿灭盐枭的难度要远远大于其他匪寇。
追剿私盐的官吏都是当差养家的人,而被追剿的盐枭都是把脑袋系在腰带上的,全是刀头舔血的亡命之徒。盐枭在实战中不断提高战斗力,队伍越来越壮大,平时还只是为了赚钱活命,天下有变,这些盐枭要钱有钱,要有人有人,就会最先举起反旗,和官府明刀明枪地大干一场。所以,古人说:“以捕胜私,则为盗练抵抗之力,使由小盗而大盗已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