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八章 一生才华横溢

莫笑书生无大志,孔情周思入心扉。”

众人闻言,纷纷点头称赞,觉得此诗虽简洁,却意蕴深远,恰到好处地表达了学习的意义和价值。

在书海中徜徉,刘协忘却了时光的流转,直至暮春的脚步已悄然临近。他深知,每一寸逝去的光阴都如同手中的光阴般宝贵,不容浪费。正当他沉浸于周公孔子的智慧之海,深究其义,一位不速之客闯入了他的世界——曹大人。他的到来,如同春风拂面,带走了严肃的氛围,带来了欢声笑语。

刘协虽怒目相视,但最终却以欢笑回应。自那日起,再无人敢提及陈俊楠沉迷女色之事。曹大人的到访,虽打破了宁静,却也让他明白了,生活不仅仅是书海,还有那些值得珍惜的片刻欢愉。

蔡文姬满脸笑意地跑到陈俊楠跟前,眼中闪烁着得意之光:“怎么样?这看似平淡无奇的计策,却成功地让曹操栽了个大跟头。”

陈俊楠笑着摇了摇头,宠溺地刮了刮她的鼻子:“你这小机灵鬼,总是能想出些出人意料的点子。不过,这种事还是少做为妙,费尽唇舌,最终也不过是短暂的胜利。”

蔡文姬不服气地嘟了嘟嘴:“怎么会没用呢?从今往后,看谁还敢拿女色来诋毁祥龙公。不过话说回来,你身上的谜团可真不少,怎么看都不像能写出那般佳句的大诗人。”

小主,

陈俊楠被她看得有些心虚,轻咳一声,故作镇定地说道:“不过是偶然灵感一闪,何足挂齿。我们还是继续前行吧,别让这小小的胜利冲昏了头脑。”

曹操悻悻而归,心中却是郁闷无比。刘宏的话语,像是一记重锤,让他不得不收敛起锋芒。他深知自己此次或许真的有些操之过急,惹得皇上不悦。于是,曹操选择了沉默,将所有的不满和疑惑都深埋心底。

回到府邸,曹操召集了谋士郭嘉。他将陈俊楠府邸之事娓娓道来,眼神中透露出几分迷茫和无奈。郭嘉,这个十二分聪明的人,听完曹操的叙述后,立刻洞悉了其中的玄机,他淡淡地说道:“主公,您这是中了对方的计策啊。”

昆仑镜的转世,郭嘉,在这个世间显得与众不同。无论身处何种艰苦的军旅环境,他始终坚持铺陈锦被而眠,因为那是他身为镜子的本质,需要锦帛的庇护才能安然无恙。而每当夜幕降临,他的双眼仿佛能洞察人心,闪烁着珠光宝气的光辉。

然而,身为前世之器的郭嘉,灵气终究有限。每次他深入探查人心,都会消耗大量的灵气,这也注定了他无法长寿。在击败袁绍后,郭嘉的身体逐渐衰弱,最终在病痛中离世。在生命的最后一刻,他献上了最后的计谋,帮助曹操铲除了逃到辽东的袁熙和袁尚兄弟,为天下苍生再添一份安宁。

自从郭嘉辞世之后,曹操的征战之路便似被蒙上了一层阴影。尽管他在西北用兵得胜,占领了汉中,但这些成就仍难掩失去郭嘉后,他的壮志难以完全施展的无奈。

郭嘉的外貌堪称俊朗,胡须稀疏而淡雅,他总是对自己的衣着仪容极尽挑剔之能事。虽然身形瘦弱,但身上散发出的那份气质却与他的外表极不相符。熟悉面相的人只需一眼,便能感受到他骨子里透出的阴鸷与狠辣。他的眼神深邃,仿佛能洞察人心,让人不敢与之对视。

若说郭嘉是个吃人不吐骨头的主,那也不为过。他的心思深沉,行事狠辣,让人敬而远之。然而,若是没有道德和标准的束缚,这样的他恐怕会沦为一个冷酷无情的魔鬼,让人不寒而栗。

在郭嘉的童年时期,他的父亲便操持着迎来送往的世俗生意,那是一门充斥着声色犬马的行业。

郭嘉则常常沉浸在自己编织的音乐世界中。他创作的歌曲,曲调虽与《凤求凰》、《大风歌》有着异曲同工之妙,但他的嗓音却异常尖利,仿佛能穿透云层,直达苍穹。他努力将自己的歌曲调和得更有韵律感,使其听起来既和谐又动人。

“又是无聊的一天,日复一日的空虚。我对这个世界感到麻木,如同一个重病患者,在生与死的边缘挣扎。刚刚叫来的食物,仿佛就是昨天呕吐的残留,我可以毫无顾忌地将其吞下,又可以盯着它发呆三天三夜,寻找其中那微不足道的生命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