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允为首,一齐跪在地上,“臣不敢,请皇上熄怒”。
刘辩跪地说道:“我与皇弟刘协,相依为命,一起遭过董卓之乱,情深似海,绝无加害之心,就算太子之位,我也心甘情愿相赠,并且我比皇弟年长几岁,我愿替皇弟出边关,亲临战场。”
刘宏点了点头说道:“果然是我的好皇子,你能这么懂事,真是太好了。这次押运粮草,陈俊楠能主动拿出一千石为表率,值得夸赞,但远远不够。:战士们每天浴血奋战,肯定是非常劳累的,男兵的胃口本来就非常的大,所以打仗真的是非常的耗粮,缺粮是万万不可的。整个边关的将士都会因为极少的配给而哗变,打仗打的就是钱财粮草。遇到了自然灾害严重,粮食自然歉收,总体粮食数量自然变少。而在这种情况下,反而不加紧生产,青壮都为兵打丈,种地的青壮没了,加上地主官僚贵族的盘剥,老百姓就活不下去了。黄巾起义,就是例子,他们都是农民,拿着农具,拖家带口,一家老小的参加起义军,这就是悲哀。我希望我的皇子,能体恤民情,查官员贪腐,查士族豪强占地,把粮食从沿海地区给我征上来,在送往边关前线”。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刘辩说道:“儿臣尊旨”。
满朝堂文武,一同跪拜,“陛下英明”。
万年公主刘慕此刻轻声细语,语态中透露出坚定与决心:“父皇,女儿虽柔弱,但心志坚定,愿为家国尽一份微薄之力。蜀道艰难,运粮如登天,实在劳民伤财。反观沿海地区,渔业兴旺,土地稀少。两位兄长不辞辛劳,筹集粮草钱财,女儿敬佩不已。我欲随中兴四剑之首的卢植,离开洛阳,前往平原。那里的田庄经济蔚为壮观,广袤的土地、山林川泽皆被精心耕种与牧养。庄主们经营着粮食、经济作物,以及手工业和渔业,家财万贯。这些田庄中有大量的依附农民,他们向庄主交纳租税,服从徭役。我想,若是能从这些富户中征集一些钱粮,必能为国家的粮草储备增添一份力量。”
刘慕的话语虽然平和,但每个字都透露着坚定与智慧。她不仅有着为国家分忧的决心,更有着切实可行的计划。她的思路清晰,目标明确,不仅考虑到了国家的需要,也考虑到了农民的负担。这样的公主,不仅有着皇族的尊贵,更有着女子的柔情与智慧。
刘宏的眉头轻皱,他只有这一个宝贝公主,与她同岁的刘协一样,都是十二岁的年纪。这个年龄,在古代的社会里,虽不算大,却也接近了被视为成年的十四岁,那是婚嫁的适宜年龄。
刘宏内心深处,对公主有着自己的期望。他希望她能像个真正的公主那样,优雅地生活在皇宫之中,每日里琴棋书画,陶冶情操。终有一日,她会嫁入一个显赫的家族,成为和亲的纽带。
然而,眼前的气氛却让他无法轻易拒绝万年公主的请求。他深知,作为一国之君,自己的每一个决定都关系到国家的命运。
卢植是文武全才,主要着有《尚书章句》《三礼解诂》。平定蛮族叛乱。后与马日磾、蔡邕等一起在东观校勘儒学经典书籍,并参与续写《汉记》。黄巾起义时为北中郎将,率军与张角交战,后被诬陷下狱。皇甫嵩平定黄巾后,力救卢植,于是复任为尚书。又因上谏激怒董卓被免官,隐居上谷军都山。因为为人正值,不向权贵折腰而几次下狱的经历,恐怕朝堂之上还真没有几人不佩服。出狱后因为身糸刘宏的中兴四剑,国家危难之时,亲率刘备、张飞与董卓西凉军大战。可以说人臣作到了极致。
卢植,伟岸身躯,身高八尺二寸,声若洪钟,震撼人心。他跪地陈词,语气坚定:“陛下在上,臣卢植因性格刚毅,常惹人非议,今日斗胆进言。公主殿下固然品德高尚,志向远大,欲匡扶社稷,救济苍生,然女子之身,柔弱娇嫩,不宜抛头露面,更宜深居闺阁,远离尘世纷扰。故臣斗胆请陛下三思,婉拒公主之请。”
刘宏眉头微皱,暗忖卢植这人的性格可真是刚正不阿,直来直去。
万年公主刘慕迅速接口:“父皇不允女儿远行,无非是担忧女儿的安危。然而,女儿自幼习武,身手不凡,更有当世豪杰保驾护航,自可确保万无一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