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5章 换上吉服出王宫

是了,从走出这一步起,自己将要面对的就是天下,就是秦国了!

微微偏向西南看去,只见夜空之中一颗星宿忽明忽暗,就如一顽童在向赵括眨着眼睛。

秦国啊!

那是怎样的一个可敬可佩的对手啊!从一个牧马的奴隶成长到现在的独霸之国,它有着太多的故事。

“赳赳老秦,共赴国难”的吼声至今响彻在河西大地之上。

便是燕赵多慷慨悲歌之士,当真能将有着关中之沃土千里,巴蜀之富甲天下,函谷之天下之险的秦国拉下马来吗?

还好的是,自己手下也算是兵多将广了,廉颇、乐毅、田单、李牧、庞煖等等,皆是一时之选,后续也还有李牧可用,自己麾下的赵韦、孙崮、周骐也都是培养对象。

用历史上“战国第一大将”郭开同志的话来说:我大赵什么都缺,就是不缺会打仗的将领。这还要多亏了先王这个“卡牌收集者”啊。

只是,自己手里的武将是不少,但问题是,自己要面对的

敌人也多啊!

代地的匈奴还没有肃清,至少在明后年之前,还需要一员大将驻守其中,防御匈奴;

燕国那边也未能除恶务尽,过完了年还需要派出一员将军去防御燕军;

新的上党郡要防御秦军,目前也只能让李牧前去了;

屈指一算,好像只有上党郡的李牧算是板上钉钉的。其他两个方向上,赵括都没有十足的把握。难道还要自己继续御驾亲征?

显然不行。

难道让廉颇和田单几位老将军继续出马?

小主,

显然也不是个好主意。或许也只能让自己麾下的几个青年将领尽快地成长了。

“哒”的一声,赵括轻叹了口气,又缓缓走出了一步。

如果说将军的问题,赵括还能培养,大不了还能让几个老将军去顶一顶,那么在文臣方面,赵括就是真的捉襟见肘了。

一代贤相蔺相如已然故去,接替他的平原君自然也是一时之选,可问题是平原君的年纪却也不小了啊,还能坚持几年谁也不知道。

再往后,目前自己能放心的便只有吕不韦一人而已,哦,还有个叫赵禹和虞卿的,一个被平原君推荐为了阁员,另一个则马上要出任礼部的侍郎。

问题是,这两个人,能力或许不用担心,但会不会是自己的股肱之臣,却还需要时间去验证。

难办啊!信任的人,多为武将,可如今的赵国最缺的却是文臣。

只能寄希望于吕不韦的上任,能够给天下的才子一个榜样

的作用,求贤馆能够早日地运转起来吧。

不过,咱对上了秦国也不是完全没有优势的。

咱缺少文臣,而秦国的武将却好似被自己长平一战给打得断了代了。

那就拼速度吧,看是我先将赵国发展起来,还是你秦国先把下一代的武将培养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