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 新苗初绽,医道传承

第一百二十二章

疫病退散后的京城,焕发着新生的活力,街头巷尾重归热闹。皇家医馆经此一役,名声更盛,前来求学的年轻人也日益增多。苏瑶看着这些满怀热忱的新面孔,心中萌生出将毕生所学系统传承的想法。

清晨,柔和的阳光洒在医馆的庭院里,苏瑶召集了一众学徒,准备开启新一天的授课。这些学徒们年龄各异,最小的不过十五六岁,最大的也才二十出头,但每个人眼中都闪烁着对医学知识的渴望。

“大家都知道,医学之路漫长且艰辛,不仅要有精湛的医术,更要有一颗仁心。”苏瑶目光温和地扫过众人,缓缓说道,“前阵子的疫病,便是对我们医术与医德的一次重大考验。我们成功战胜了疫病,靠的不仅仅是药材和药方,更是大家一心救人的信念。”

学徒们纷纷点头,脸上满是专注与认同。其中一个叫阿明的年轻学徒忍不住问道:“苏医妃,那我们该如何才能成为像您一样出色的医者呢?”

苏瑶微微一笑,“首先,要扎实掌握基础的医学知识,熟悉每一味药材的特性,了解人体的经络穴位。这就如同盖房子,基础打得牢,才能盖得高。”说着,她拿起桌上的一本医书,“这本《本草纲目》,是我们行医之人的重要典籍,大家务必反复研读,牢记于心。”

随后,苏瑶开始详细讲解药材的辨认、炮制以及方剂的配伍。她一边讲,一边拿出各种药材样本,让学徒们亲身观察、触摸、闻嗅,加深他们的记忆。

“来,大家看这味黄芪,它的表皮呈棕黄色,质地坚韧,气味微甜。黄芪具有补气固表、利尿托毒的功效,在许多病症的治疗中都能发挥重要作用。”苏瑶耐心地介绍着,学徒们则围在她身边,仔细观察着黄芪的形态,不时提出自己的疑问。

讲解完理论知识后,苏瑶又带着学徒们来到医馆的诊疗区,让他们观摩自己为患者诊治的过程。

一位中年男子捂着肚子走进医馆,脸上满是痛苦之色。苏瑶连忙迎上前去,将男子扶到榻上,开始询问他的症状和病史。

“最近这几天,肚子一直疼,还老是拉肚子,吃了东西也不消化。”男子皱着眉头说道。

苏瑶为男子仔细诊脉,又查看了他的舌苔,心中已有了判断。“您这是脾胃虚弱,加上饮食不节,导致的肠胃不适。我给您开几副中药,调理一下脾胃,同时您要注意饮食清淡,避免油腻和辛辣食物。”

说完,苏瑶便提笔写下药方。一旁的学徒们则认真地记录着苏瑶的诊断过程和用药思路,不时交头接耳,小声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