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2章 求租

哪怕日子好过了,不少人吃饱肚子,甚至赚了些钱,但棚子里摆摊需要租金,在旁边空地摆摊,只要先过来把位置占着就行,好多人都不愿意出钱,只想免费。

陈燕的想法,不是她一个人的想法,是许多人的想法。

赵金甲是头一个对棚子里摆摊有兴趣,并且主动询问的人。

“知道,但就是不知道让不让外人摆,租金具体是多少,也不清楚。”赵金甲说道。

他担心不让生产队之外的人在棚子里摆,这才找的周柱坚,让其做中间人,过来跟陈浩说这事。

对能否在棚子里摆摊,很看重!

“什么外人不外人,都是同志,只要是过来摆摊,红旗生产队都欢迎,这能让红旗生产队更热闹,也能方便不少过来的同志。”陈浩道,“租金的话,看位置和面积大小,差点的位置,5块钱一个月,好的位置,在划定的摆摊位置中间,几条道交汇的那个地方,要贵些,一个月的租金是10块钱。”

一旁的童永昌和黄玉凤两人听着。

“这是干什么,租金要这么贵?”黄玉凤忍不住,插嘴道,“单位发的房子,一个月才交2块钱的租金。”

“生产队里,农村,干啥一个月租金要5块,甚至是10块,比城里还贵?”

黄玉凤和童永昌住的房子,是酒厂发的福利房,40平左右,这房子是福利房,发给职工住,但产权还在酒厂,而且每个月都需要交租金。

法理上看,这些福利房,实际都是单位租给职工的,而不是给职工的。

过些年,不少单位倒闭,加上涉及拆迁等问题,这些福利房的产权以及赔偿问题,也是一个比较典型的社会问题。

童永昌和黄玉凤住的这套房子,每个月还得给市酒厂交2块钱的租金。

“生产队弄了片地方,用来摆摊,露天的摆摊不收费,打棚子的收费,租金就是这个意思。”陈浩道。

丈母娘的话,有点像是在拆台,不过正需要这样的话,陈浩借此解释里头的疑惑。

“那棚子是要租出去的?我看就几块木板,面积也不大,这样的地方,一个月就要5块钱,10块钱,还是在农村,这真的有些贵了吧?”黄玉凤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