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实说洛阳的那些人他都认不全,时不时的还要问郭嘉。
当初在弘农的事不曾忘,确实记得自己扶过一个独臂小兵,可是对方的模样和声音都已经模糊。
刘辩看着他独臂的样子,主动俯身将他托起,严肃道:“朕答应过你们会回来看你们,就一定会回来。”
“陛下……”男人哽咽着,而后像是突然想到高兴之事,再次激动起来,
“陛下,我还记得当初您率领大汉精锐所向披靡的样子,还记得您亲手砍逆贼的头颅,您当初可是老狠老厉害了。”
刘辩在心里叹口气,厉害的背后,是无数死伤换来的。
当日墙角躺满伤残者的画面犹在眼前,如今弘农更是成为各地伤残老兵的安置中心,举目望去,健全者不足半数。
刘辩问:“你叫什么名字?”
“回陛下,小民牛二。”
“牛二,倒是简单好记的名字,往后站站,朕先下来。”
这样居高临下俯视的姿势实在不自在,再加上就眼下的状况,坐车驾怕是动都动不了一下。
牛二听话的往后站,刘辩在郭嘉的陪同下下车,他下车之后环视一圈,问道:
“乡亲们,朕想问你们几个问题,朕亲征弘农之后,你们的日子过的如何?”
牛二迫不及待的就站了出来,眉飞色舞道:“托陛下洪福,我们现在人人都能吃得饱饭,城里新开了好几家讲武堂,我们的孩子将来能继续投身沙场,为国效力呢。”
“哦?”刘辩来了兴趣,讲武堂开的好啊。
弘农与军旅关联不浅,再加上军功制的恢复,沙场建功是最快改变命运的方式。
另外弘农子弟参军,一些将领会对旧部后代照拂些,将来弘农怕是会成为有名将军城。
照拂这种事刘辩并不反对,他真心希望弘农能变得更好。
不得不说,张昭在此任上还真有招。
刘辩为了避免牛二是托,特意多问了一些人和问题。
得出回答如同他收到的奏疏一样。
弘农不再是遍地尸骸,处处残破、良田荒芜的局面。
杨修在任时就在打基础,加上背后杨氏的帮助,迅速让弘农稳住了局面。
不过一直到杨修走之前,弘农仍然需要每日搭粥棚,才能保证每日饿死的人数控制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