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通之后,陈群躬身:“臣遵旨!”
陈群退下之后,刘辩思考一阵后,决定先给天下人打个预防针,学习学习秦孝公。
于是唤来郭嘉起草诏书,内容是钦点陈群在大汉内颁布《九品中正制》。
至于这个九品中正制是什么东西没说,让别人猜去吧。
诏书在拟定的间隙,刘辩没歇着,换了个场地,来到御花园观雪,同时差人去唤曹操、诸葛亮。
两人同时入宫,见到刘辩时,刘辩正弯着腰,伸手烤火。
“臣曹操。”
“臣诸葛亮。”
“参见陛下。”
刘辩抬起头,脸上扬起笑容。
一大一小两位大汉丞相,若能联起手来,不知能干出怎样惊天动地的大事。
“来,二位爱卿过来,朕有要事要问你们。”
“喏。”
曹操扭着屁股就凑了过来,诸葛亮保持着礼数,慢步走到刘辩面前躬着身。
刘辩看着两人,问道:“最近张昭等人在办考试,卿等认为如何?”
找他们两人,刘辩是打算让他们可以着手开创科举了。
为什么会选他们,并不只是因为他们都官至丞相,而是因为他们与陈群一样,专业对口。
先说曹操,在察举制举孝廉盛行的时候,他提出唯才是举,并大力推举陈群变法,首创品评人才,制度初期以分九等考核为朝廷提供新鲜血液。
再说季汉,诸葛亮担任丞相期间,大力推行典学从事制度,以试经制度,要求州郡推荐的人才必须通过五经考试/律令才能授官,还亲自出题面试。
廖立、蒋琬都是考出来的寒门。
至于为什么不叫后世东吴的人来,因为东吴一汪死水。
完全依赖江东士族举荐,陆氏、顾氏垄断仕途,连考试形式都没有。
领兵的将军都依赖世袭。
这里面做的最好的就是诸葛亮,要是他再大一些,刘辩放手让他一个人去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