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四回 法性西来逢女国 心猿定计脱烟花

女主听了奏报,和长老倚着香肩,偎着并着桃腮,张开檀口,娇声叫道:

“御弟哥哥,长嘴大耳的是你的哪个高徒?”

三藏说道:

“是我的第二个徒弟,他生来食量很大,一直想要吃得丰盛。”

“必须先安排些酒食给他吃了,才能办事。”

女主急忙问道:

“光禄寺安排筵席完成了没有?”

女官奏报道:

“已经完成,设了荤素两样,在东阁上呢。”

女王又问道:

“为什么是两样?”

女官奏报道:

“臣担心唐朝御弟和高徒等平时吃斋,所以有荤素两样。”

女王又笑吟吟,偎着长老的香腮说道:

“御弟哥哥,你吃荤还是吃素?”

三藏说道:

“贫僧吃素,不过未曾戒酒,需要几杯素酒,给我二徒弟喝些。”

话还没说完,太师启奏:

“请前往东阁参加宴会,今晚是吉日良辰,就可以与御弟爷爷成亲,明天是黄道吉日,请御弟爷爷登上宝殿,面朝南改年号即位。”

女王大喜,随即与长老携手相搀,下了龙车,一同进入端门里,只看到:

风飘着仙乐从楼台下传来,天门中间翠辇而来。

凤阙大开光芒明亮,皇宫不关闭锦绣排列。

麒麟殿内炉烟袅袅,孔雀屏边房影回绕。

亭阁高耸如同上国,玉堂金马更是奇异!

到达东阁之下,又听到一派笙歌声音韵律优美,又看到两行红粉佳人容貌娇美。

正中间的大堂摆着两种盛宴:

左边上首是素筵,右边上首是荤筵,下面两排都是单席。

那女王收敛袍袖,十指尖尖,捧着玉杯,就来安排座位。

行者走上前说道:

“我师徒都吃素。”

“先请师父坐在左手的素席,往下三席,分左右,我兄弟们好坐。”

太师高兴地说道:

“正是,正是。”

“师徒就如同父子,不可并肩。”

众女官连忙调整了席面。女王依次传杯,安排好了他们兄弟三人。

行者又给唐僧使个眼色,让师父回礼。

三藏下来,也擎着玉杯,给女王安排座位。

那些文武官员,朝上拜谢了皇恩,各自依照品级跟从,分坐在两边,这才停止了音乐开始请酒。

那八戒哪管好坏,放开肚子,尽情吃起来。

也不管什么玉屑米饭、蒸饼、糖糕、蘑菇、香蕈、笋芽,木耳、黄花菜、石花菜、紫菜、蔓菁、芋头、萝菔、山药、黄精,一股脑儿吃得干干净净,喝了五七杯酒。

嘴里嚷着:

“看添换来!拿大杯来!”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再吃几杯,各人干各自的事去。”

沙僧问道:

“这么好的筵席不吃,还要干什么事?”

呆子笑道:

“古人说,造弓的造弓,造箭的造箭。”

“我们如今招亲的招亲,嫁人的嫁人,取经的还去取经,走路的还去走路,不要只管贪杯误事,快早些打发关文,正是将军不下马,各自奔前程。”

女王听了这话,立即下令拿大杯来。

近侍官连忙拿来几个鹦鹉杯、鸬鹚杓、金叵罗、银凿落、玻璃盏、水晶盆、蓬莱碗、琥珀钟,满斟玉液,连续倒琼浆,果然大家都各自饮了一巡。

三藏欠身站起来,对女王合掌说道:

“陛下,多谢盛大的安排,酒已经足够了。”

“请登上宝殿,调换关文,趁天亮早,送他们三人出城吧。”

女王依照他的话,携着长老,散了筵宴,上金銮宝殿,就让长老即位。

三藏说道:

“不可!不可!”

“刚才太师说过,明天是黄道吉日,贫僧才敢即位称孤。”

“今日就盖印关文,打发他们去吧。”

女王依照他的话,仍旧坐在龙床上,随即取来一张金交椅,放在龙床左手边,请唐僧坐下,叫徒弟们拿上通关文牒来。

大圣就让沙僧解开包袱,取出关文。

大圣将关文双手奉上。那女王仔细看了一番,上面有大唐皇帝的宝印九颗,下面有宝象国的印,乌鸡国的印,车迟国的印。

女王看完,娇滴滴笑着说道:

“御弟哥哥又姓陈?”

三藏说道:

“俗家姓陈,法名玄奘。”

“因为我大唐皇帝的圣恩认作御弟,赐姓我为唐。”

女王说道:

“关文上怎么没有高徒的名字?”

三藏说道:

“三个顽劣的徒弟,不是我唐朝的人。”

女王说道:

“既然不是你唐朝的人,为什么愿意跟你来?”

三藏说道:

“大徒弟,祖籍是东胜神洲傲来国人;第二个是西牛贺洲乌斯庄人;第三个是流沙河人。”

“他们三人都因为触犯天条,南海观世音菩萨解脱他们的苦难,一心向善皈依佛门,将功赎罪,情愿保护我去西天取经。”

“都是途中收服的,所以没有在牒文上注明法名。”

女王说道:

“我给你添上法名,好吗?”

三藏说道:

“全凭陛下的意思。”

女王立即命令拿来笔砚,浓浓地磨好香墨,饱饱地蘸好香笔,在牒文之后,写上孙悟空、猪悟能、沙悟净三人的名字,这才取出御印,端端正正盖了印,又画了个手字花押,传了下去。

孙大圣接了,让沙僧包裹好。

那女王又赐出碎金碎银一盘,下了龙床递给行者说道:

“你们三人将这权当路费,早日去西天。”

“等你们取经回来,我还有重谢。”

行者说道:

“我们出家人,不接受金银,途中自有化缘的地方。”

女王见他不接受,又取出绫锦十匹,对行者说道:

“你们行程匆忙,来不及裁制,将这在路上做件衣服御寒。”

行者说道:

“出家人穿不得绫锦,自有护体的布衣。”

女王见他不接受,吩咐:

“取出御米三升,在路上权当一顿饭。”

八戒听说有饭字,就接了过来,塞在包袱里。

行者说道:

“兄弟,行李现在已经很沉重,难道还有力气挑米?”

八戒笑道:

“你哪里知道,米好的是个每天都消耗的东西,只要一顿饭,就用完了。”

于是一起合掌谢恩。

三藏说道:

“烦请陛下和我一起送他们三人出城,等我嘱咐他们几句,让他们好好地向西去,我就回来,与陛下永远享受荣华,没有牵挂,才可以成就鸾凤之好。”

女王不知道这是计,就传旨摆驾,和三藏并肩靠着香肩,一同登上凤辇,出西城而去。

满城中都添满净水,炉中降下真香,一方面看女王的銮驾,二来看御弟的男儿身。

不分老少,都是容貌娇美的、绿鬓云鬟的人。

没过多久,大驾出城,到西关的地方,行者、八戒、沙僧、同心合意,整理好行装,径直迎着銮舆,高声厉叫道:

“那女王不必远送,我们就此告别。”

长老慢慢下了龙车,对女王拱手说道:

“陛下请回,让贫僧去取经。”

女王听了,大惊失色,扯住唐僧说道:

“御弟哥哥,我愿意将一国的财富,招你为夫,明天登上宝位,即位称君,我愿意做你的王后,喜筵都已经吃了,为什么又变卦?”

八戒听说,发起一阵风来,把嘴乱扭,耳朵乱摇,冲到驾前,嚷道:

“我们和尚和你这粉骷髅做什么夫妻!”

“放我师父走路!”

那女王见他那样撒泼弄丑,吓得魂飞魄散,跌进辇驾之中。

沙僧却把三藏抢出人丛,服侍上马。

只见那路旁闪出一个女子,喝道:

“唐御弟,往哪里走!我和你去玩风月去!”

沙僧骂道:

“贼辈无知!”

抽出宝杖就打。

那女子弄出一阵旋风,呜的一声,把唐僧摄走了,无影无踪,不知去了哪里。

咦!正是:

脱离了烟花网,又遇上风月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