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6章 借耕牛相看亲事

“媒人说的是西竹园旦家的姑娘。”

“可是旦接代家里的大姑娘。”

“正是他家的姑娘,怎么,你见过这姑娘,长的俊不俊,脾性如何。”

林长福也抬起头,满眼好奇盯着梁青娥。

梁青娥摇摇头,西竹园离他们河湾村五六里路,那村里又没她家的亲朋故旧,她几年都去不了一回,怎会见过人家姑娘。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大陈氏脸上浮起失望:“你一猜就猜到是旦接代的姑娘,我以为你见过呢。”

闻言,梁青娥不禁失笑,他们这十里八乡,姓旦的就这么一家,听说旦家九代单传,到旦接代这里,他阿奶给他爹娶了个兄弟众多的姑娘,就盼着多子多福。

旦接代原本也不叫旦接代,叫做旦传宗,只他娘生下他后再不开怀,村里人玩笑,就混叫外号,喊他旦接代。

不知是不是这名儿的功劳,旦接代这代虽只有他一个,到他成婚后,婆娘却是一连给他生下七个儿女。

梁青娥想着旦接代的年岁,揣度着媒人说给长福的,该是他的长女。

“他二婶,我给你交个底儿,非是我拿油抹脸面上光,是媒人说旦接代挑剔的很,想说他家闺女,首先一条,就是家里鸡鸭满圈,牛棚有牛。”

梁青娥见大陈氏一心想把这姑娘娶回家,心里就明白她必是已经仔细打听过这旦家姑娘的脾性模样。

她沉思几息,道:“这样吧,人呢,咱们该啥时候相看,还啥时候相看,若果然双方都有意,你就同旦接代商议商议,赶在娶亲前,咱们买头牛回来。”

大陈氏惊呆了,这耕牛又不是地里的大白菜,那么多银子,她去哪里找哦。

且底下还有禄寿喜财几个小子的聘礼,还有俩丫头将来要发嫁。

总不能为着长福一个人,让底下的弟弟们以后打饥荒吧。

只她见梁青娥态度坚决,那是绝不肯拿耕牛给帮衬自家的,便带着长福,悻悻离去。

二人刚出院门,就碰见拎着小木桶的乐宝和六壮。

俩孩子瞅见长福,眼睛顿时就亮了:“大堂哥,晚上还来我家学认字啊。”

等大堂哥晚上过来,他们就能仔细问问未来大嫂好不好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