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志顺利地重回党的怀抱,放下了心中一块巨石,心情舒畅地投入了黄浦高教班的学习当中。但安逸的学习生活很快结束。因43年年底日寇由阿南惟几指挥,发动了第三长沙战役,鉴于前线战事的需要,凡属第四战区的所有在校学习军官,被迫提前一月毕业,回到原部队参战。
杨志辞别了父母,与杨北魂、景嘉谟团长一起回到20军参加战斗,结果自然是打得鬼子铩羽而逃,我军取得第三次长沙会战全面胜利。薛长官也因“天炉战法”而扬名内外,因而使骄满之心越发膨胀,为第四次长沙会战失败致使长沙失陷埋下隐患。
第三次长沙会战结束后,杨帅将20军特战营扩充升级为特战团,该团为六个营、共近四千人的加强团,计有四个战斗营、一个炮兵营和辎重兵营。杨志对特战团的兵种与火力配置可谓是奢侈到了极致,每个战斗班配一挺机枪三人、步枪手五名(含一名狙击手)和冲锋枪手三名;每个战斗排另配一挺重机枪、二具巴祖卡火箭筒和三具M1式火焰喷射器;战斗连连部配备五门迫击炮排、警卫班、狙击手班、爆破班、通讯班和医护班;营部直属配有重机枪连、辎重连、侦察排、迫击炮排、爆破工兵排以及医护队和通讯排。团部直属有参谋处(管有战术策划、情报分析、战场侦搜、反谍防谍等)、后勤保障处、医务处、警卫连、侦察连、防化连、工兵连等。炮兵营则配12门75野战山炮(三个炮兵连)、驮马120匹,另有一个辎重连、警卫连,配有轻重机枪、步枪、冲锋枪和驳壳枪等。
好在杨帅知道杨志一向在武器装备方面是大手大脚,奢侈大方,也乐于见到手下队伍兵强马壮,所以对杨志提出的建军方案没有反对。在提升杨志为特战团团长的同时,还正式任命他为20军参谋处上校副处长,参与谋划军略。
时逢美利坚援助国军大量美械,但基本都装备了中央军,20军仅获得少量美式枪械,还不够装备一个团的。又因为德意志早已成为同盟国的敌人,20军原有的德械已无法得到补充。于是,杨帅与杨志商量后,就决定私下与美方联系,自行购置美式装备及弹药,给两个师全面更换装备。另外还在杨志的建议下,拿出二三吨黄金购置了四门105榴弹炮,12门40毫米博福斯高射炮,以及巴祖卡火箭筒、M1式火焰喷射器、14毫米英制反坦克枪、M1917式勃朗宁水冷重机枪、M1918A1式勃朗宁轻机枪、M1汤姆逊冲锋枪、3600把M1911式手枪等。杨志特别强调在M1伽蓝得步枪,不要春田步枪。其他各类炮弹2万发、步/机枪和冲锋枪子弹约三百万发。
美利坚的军火商们不知从哪得知20军的军购计划,如苍蝇般蜂拥而至,不断有人向杨帅打探消息,甚至有美方军火商托美军顾问直接带上门来的,弄得杨帅心烦不已,后来干脆便将军购之事全权交予杨志负责。
于是杨志就一个奸商一样,周旋于来自美利坚密歇根、宾夕法尼亚、田纳西、加利福尼亚、得克萨斯等地的几个军火商代表之间,不断地讨价还价。此时的美利坚刚从经济大萧条中缓过劲来,各个军火制造商都拼命加大对外销售,为了获得20军的大单,又经杨志“葛朗台”式的压榨,最后成交价格远低于预想。但杨志却以个人索要回扣的名义,暗中以极低的价格多购置了一整团的美式枪械、迫击炮与弹药,好在这些美方的奸商们早就习惯了民国政府与军队的贪腐行为,早就准备给杨志回扣好处。因此,杨志紧急联络杨汉兴,让他通知新四军总部,装扮成土匪,在指定时间设法到福建沿海某处与美方接货,并告知了联系方式和接货地点等,至于如何运输,新四军总部自然会想办法。
对于杨志以低于预想价格达成了军火交易,杨帅深感满意。美方政府没有阻止此次军火交易,一是军火财阀们在议会中非常有势力、干预能力特强;二是美方政府也希望我军在战场上能够牵制住日军。民国政府与最高统帅对杨帅和20军私购军火,也是乐见其成,毕竟杨帅和20军是第一个向蒋投效的地方军阀,蒋对其极为信任。
一个月后,军火顺利送达20军手中,全军上下振奋不已、士气大振。为此,政府还专门协调美军顾问团派来教官进行枪械操作、保养及战场使用等指导培训。
又一周后,杨汉兴通过秘密渠道,向杨志传递了新四军已顺利接收到美式枪械的好消息。杨志也不知道新四军总部是如何办到的,但支持我党的各方力量众多,最强的就是庞大的人民群众基础,想来没有什么事情办不到。同时,杨汉兴还转来党中央对杨志的嘉奖。鉴于杨志此次无偿提供的武器装备先进且量大,为新四军的扩军建设及火力配置,提供了有力的帮助,所做贡献巨大,因此,根据中央革委会1943年10月最新发布的《纪律条令(草案)》的奖励项目,为杨志记一等功一次,并授予红旗奖章。杨汉兴转来的是口头转述,奖章、记功文件等实物暂存于中央组织部。对此,杨志是非常激动,要知在和平年代,一个一等功是多么珍贵啊。
小主,
在第四长沙会战国军处处溃败,湘鄂桂战场全面失利的形势下,20军正是凭着强大的美式装备,取得了湖南茶陵、安仁和广西修仁、独山等地的阻击战胜利,每次都能很好的达成战区及军令部的命令。
日寇攻陷桂林、柳州后,侵略的铁蹄已践踏到贵州的独山,严重地威胁着西南大后方。20军奉命成功收复独山,杨帅率20军进入贵州时,蒋介石以贵州省主席吴鼎昌系文人,不能适应战事环境。于是,就以老于军事的杨帅任贵州省主席。但20军系杨帅的政治资本和传家宝,绝不能失去掌握。因而精心策划,向上报准以忠厚诚笃的原27集团军副总司令李玉堂升任第27集团军总司令。以杨干才(广安人,原20军副军长)升任20军军长,以原军长杨汉玉升27集团军副总司令,作杨干才的监护人。以原134师师长刘席函升20军副军长,而以原军部参谋长伍重严(广安人,陆大特别班毕业)调任134师师长。这样20军虽然不在杨帅的直接指挥之下,但还是由杨帅遥遥控制。
人事调整之后,军、总部及133、134两师均移驻黔东南的天柱、锦屏、黎平一带,从事整补;20军自44年5月起,由湘北转战到湘东南,又由广西的东北转战到黔南。军行数千里,时经半年多,官兵的疲劳,部队的残缺,可以想见。由于杨帅任贵州省主席,兵员的补充,后勤的供应,较为便利。所以经过数月的补充训练,战斗力逐渐恢复,又可与日寇奋勇拼搏,预备开始反攻任务了。
杨志顺利地重回党的怀抱,放下了心中一块巨石,心情舒畅地投入了黄浦高教班的学习当中。但安逸的学习生活很快结束。因43年年底日寇由阿南惟几指挥,发动了第三长沙战役,鉴于前线战事的需要,凡属第四战区的所有在校学习军官,被迫提前一月毕业,回到原部队参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