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封电报发到总部后,吕华不知道会造成什么样的后果。
是会引起热烈的讨论、激烈的争论,还是深深的震撼、甚至或者别的什么,他无从得知。
可对于这些事情,他实在是不吐不快。
总不能眼睁睁地看着华夏错失这个难得的窗口期,未来再付出百倍,甚至千倍的努力和代价吧?
有句话怎么说来着,宁背一世之骂名,也要为后世万代子孙计。
电报发出后,吕华继续投身于忙碌的工作中。
虽说他现在搞出来了两个大杀器,但如何将它们从小规模生产转变为大规模量产,仍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难题。
同时,随着条件的逐渐成熟,他还计划进一步推动化学工业、化肥生产、火药制造,以及研发更高强度的钢铁和精密机床。
现在,有了全国各地有志青年的加入,许多之前难以启动的项目都有了实施的可能。
然而,华夏在工科教育方面的基础仍然薄弱,这让吕华深感忧虑。
为了弥补这一短板,他还需要把记在脑子里的许多教材打印出来去教授学生。
好在,得益于他可以直接通过脑子连通电话电报。
这使得他能够将现代学到的宝贵知识,迅速而准确地传递给传令兵。
再由他们精心抄录,最终分发到各个相关部门。
可如此一来,也无形中增加了现代那边的压力,以及身边老师同学们的不解。
“吕华,吕同学,我知道你天赋异常,是个大天才,可却不能成天看这些过时的玩意呀!”
在那间熟悉的厂房中,李工看到闲下来的吕华又在看那些“过时”的老书,忍不住上前劝导道。
李工打量着眼前的这个年轻人,他勤奋好学,吃苦耐劳,几乎找不到任何缺点。
但唯独有一点,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