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逸辰思索片刻,知道如果不收他们确实不会安心,于是说道:“好吧,那我就收下了。你们放心,顾老太爷现在已经没事了,只要按我开的药方按时服用,几天就可以恢复如初。”

顾雪晴看着林逸辰,眼中满是信任和期待。林逸辰转身离开了顾家。

走到门口时,林逸辰一眼便瞧见马神医正静静地站在那里等候着他。

马神医脸上挂着和煦的微笑,拱手说道:“林先生,今日有幸得见先生那出神入化的医术神通,实在是令在下钦佩不已。只是近些时日,我心中一直有个困惑,西医在咱这地界越发昌盛,反观国医,倒似有些式微之势,不知先生可有何高见?在下想与先生就此深入地交流探讨一番,不知先生可有闲暇时间?”

林逸辰微微颔首,眼中闪过一丝凝重,爽快地应道:“正好,我对此也颇有感触,咱们便相约到茶馆小坐片刻吧。”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林逸辰与马神医来到茶馆,找了个安静的角落坐下。服务员很快端上两杯热气腾腾的茶,茶香袅袅升起。

马神医轻放下手中茶杯,目光诚挚,率先开口说道:“林先生,在顾家,见您施展那神奇医术,真令我深感震撼。可一想到如今国医的处境,又难免忧心。您行医多年,经验颇丰,您觉得为何当下国医渐渐干不过西医了呢?就拿病症诊断来说,西医那些个仪器,什么 X 光、CT ,一照之下,身体里的毛病似乎都能看得清清楚楚,反观国医,还得靠咱们望闻问切,这是不是就落了下风?”

林逸辰微微抬起头,眼神透着思索,淡然说道:“马神医,您这话有几分道理,却也不尽然。西医的仪器检查固然精准直观,能快速发现一些明显的器质性病变。但国医讲究的是整体观念,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牵一发而动全身。咱们的望闻问切,看似传统、耗时,实则是在探寻病症背后更深层次的人体阴阳失衡、气血盈亏。

比如一个人长期头疼,西医可能通过仪器检查脑部有无肿瘤、血管病变等,若未发现明显异常,便难以进一步施诊。而国医却会从他的饮食、作息、情绪,甚至四季气候变化对身体的影响等多方面考量,判断是肝火上炎、还是气血亏虚等原因导致头疼。”

马神医面露钦佩之色,微微点头说道:“先生所言极是。不过西医的药物见效快,这也是众人偏爱西医的缘由之一吧。就像感染发炎,吃几片抗生素下去,热度很快就能退下去,症状缓解得极为明显。国医用药呢,往往是草药配伍,熬制服用,过程繁琐,药效似乎也来得慢些。”

林逸辰谦逊一笑,说道:“马神医过誉了。西药在某些急症上确实能迅速起效,但从长远看,抗生素滥用带来的耐药性等问题日益严重。国医用药虽慢,却注重调理人体自身机能,激发身体的自愈能力。

以感冒为例,西药多是抑制症状,而中药通过扶正祛邪,让身体恢复平衡,不仅能治好此次病症,还能增强后续抵抗力。再者,国医的药材大多取自天然,副作用相对较小,这也是其优势所在。”

马神医连连摇头,说道:“林先生太谦虚了。可即便如此,为何如今国医的传承发展还是如此艰难?愿意学国医的年轻人越来越少,民众对国医的信任度,除了一些慢性病调理,在其他方面似乎也不太高。”

林逸辰轻轻摆手,说道:“这背后原因复杂。一方面,国医学习难度大,理论晦涩难懂,如经络气血学说,没有数年苦功难以领悟精髓,学成周期长,让不少年轻人望而却步。

另一方面,西医凭借标准化的教育体系、规模化的医院建设,在短时间内培养出大量能上手操作的医护人员,满足了社会快速增长的医疗需求。而国医传承多靠师徒授授,难以形成大规模培养模式。再加上过去一些江湖骗子打着国医旗号招摇撞骗,坏了国医名声,使得民众对国医误解加深。

还有一点至关重要,往昔国医对施术者自身要求极高,许多卓有成效的国医大家,以前多是内功高手。他们凭借深厚的内功修为辅助施术,能精准地感知患者体内气血运行的细微变化,引导药力直达病所,往往对治疗起到奇效。可如今,懂得这等内功辅助医术之人越来越少,单单依靠扎针和吃药,效果自然不似往昔那般显着,见效也慢了许多。反观西医,对医护人员自身身体素质、特殊技能并无这般严苛要求,上手相对容易,这也是西医得以迅速普及的原因之一。”

马神医听后,若有所思地点点头,说道:“先生所言让我茅塞顿开。看来要想重振中医,咱们得从多方面努力,既要传承好国医的精髓,也要让民众重新认识国医的优势。”

林逸辰微微一笑,说道:“马神医客气了。其实您在太医局任职,人脉广、资源多,若能带头推动国医知识普及,联合各方力量培养国医人才,必能为国医发展助力不少。希望以后我们能多交流探讨,共同为国医的复兴开辟一条道路。”

马神医感慨道:“先生太过谦虚了。我看先生手法,先生应该是武道中人吧,而且先生的武道境界还是深不可测。这武道之中,亦有刚猛直接如西医、圆转精妙似中医之分,倒和医道有几分相通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