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2章 收编郑家

郑一官虽拥兵十余万,但考虑事情,也是商人的角度居多。和王成一战百害无一利,郑一官不会做亏本的生意。最后听从郑福松的建议,选择投靠王成。

见郑一官同意,郑福松马上写信,给自己的同窗好友。同样的信写了两份,分别递给了沐天润、安平二人。

这二人都在参谋部任职。接到郑福松的信件后,也不敢耽搁,直接告诉王成:只要王成愿意保证郑家财产,郑一官愿意投靠王成。

王成也是大喜,略微思索也就明白了。郑一官不亲自来说,除了放不下脸面外,还是放不下脸面。

一个自是身的脸面,一个是朝廷的脸面。一个朝廷的平国公,投靠一个定海伯,多少有点贻笑大方。

王成在南边的作为,已经是人尽皆知。只是现在的朝廷,也是自顾不暇。只要王成不举反旗,就任由王成折腾,最主要的还是崇祯管不了。

就是王成开疆拓土的功劳,封王也不为过。

好在王成也比较务实,既不在乎朝廷的封赏,也极为照顾郑一官的情绪。在双方约定好时间后,决定在台湾城交接。

为防变故,沐天润领的一万云南兵,率先开赴琉球。

热兰遮城

城外的农田里,有不少百姓在种植甘蔗苗,到处一片忙碌的景象。与以往不同的是,今天的卫兵多了不少。

原因无它。王成已经到了热兰遮城。城外的护卫更是多了不少,一众人在城门口迎接。见亲卫团到来,一众人也向前迎了几步。

大牛手持狼牙棒在前开路,王成腰挂轩辕剑居中。黎刚、黎猛两兄弟手持大斧,紧随其后。身后的百余亲兵,也是英姿飒爽。

见一众上前迎接,王成下了战马。先是扫视徐盛等人一眼,微微点头。又走到郑一官身边道:“几年不见,老哥风采依旧啊!”

郑一官也是感慨万千,几年前郑一官还略占上风,再次相见已有等级之分。王成如此放低姿态,郑一官可不敢怠慢。直言道:“我愿追随大帅,还望大帅不弃。”

一句话说明了投靠之意,还准备向行礼,却被王成拖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