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陈子正杖朝还乡(2)

乾心论道 客笑而还 2107 字 3天前

能够突破感应的,又有几人?

陈仲也可以算是被困在感应之前,不得突破的一个。

苏元明知道了这些,也不灰心,为了救治母亲,反是更加坚定了求道之念。

“我、老师我不走!”

苏元明犹豫半晌,说到一半,又不敢说了。

他真不是像其他人那样要走的。

但他也是来和陈仲告别的。

只因他昨天无意中,听到彭氏的几个仆人从仙门山回城,议论说是在仙门山中发现了宝药,包治百病!

彭氏已经发话,今日就要组织人手,进山采药。

苏元明想抢先把宝药采走,但陈仲在课堂上告诫过学生们,仙门山中有感应境界的大妖,学生们在具备“周天炼形”的修为之前,无论如何都不能进仙门山。

苏元明一边担心彭氏采走了宝药,一边又担心陈仲不许。

正犹豫之时,忽然有“骨碌碌”的声音从东边传来。

原来是一辆铜徽装饰的牛拉双轮车。

看徽记,乃是仙门郡彭氏。

陈仲袖袍一抖,一份长方形贴书来至手中。

上写着——仙门彭氏都尉良,敬谒。

下角还有年月日——汉后六十年甲申月甲子日。

这是“谒贴”。

代表某人前来拜访。

若是下帖的日期尚未到来,便是拜访人提前预定那一天要来,主人接受了谒贴,就表示许可了拜访请求。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若是下帖日期正是投递的那一天,则多半只是“礼节已到”的意思,人并不会真的来拜访。

陈仲手中的谒贴是昨天接到的,今天正是甲子日。

“彭氏都尉良”,指的则是当今仙门郡士族中的彭氏族长,任职仙门都尉的彭良。

此人一定意义上,可以算是陈仲早年故人的儿子。

只不过当年,陈、彭两家都是黔首平民。

如今彭氏一跃而入士族行列。

彭良这份拜帖的用意,实是不问可知。

陈仲倒也想听听,彭良代表那三姓士族,有什么话要说。

而此刻,牛车尚未来至近前,陈仲便已辨明了气息。

车上只有车夫与随车的家奴两人。

彭良送来谒贴,到了时日却不出现。

只派车来,摆明是要让陈仲自己上门,到彭家去见彭良。

真是好大的架子!

陈仲有心闭门不见。

但转念想到苏元明吞吞吐吐,多半也是因为这些士族的算计。

与其在这里打哑谜,不如就去看看,他们到底准备做什么!

“元明,为师且去会会那仙门都尉,你在此处等候,一切事务须待为师回来计较。”

说话间,牛车已至。

苏元明有些担心陈仲的安全。

但他虽然看起来长得高大,终究还只是少年,心性未稳。

陈仲令他留下等候,无论有什么事,都等自己回来再说。

这边陈仲上车。

却说那些士族聚居在仙门郡城的东南一角。

白墙黛瓦,杨柳成荫。

门前的道路每日都有僮仆黄土铺垫,扫洒维护。

一间间瓦舍,整齐排列。

有门楼,有明堂。

与城西北朝庙的炭黑、颓垣,以及城西南百姓黔首聚集处的窝棚、荒草,简直是两个世界。

彭氏府宅,穿过前院、中庭,从旁侧有曲道通入花园当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