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章 逢故友茅庐一言志(1)

乾心论道 客笑而还 1219 字 3天前

有些修士,无论修为、境界,几乎所有人都认为他必定前途无量,却偏偏就被感应阻住,终生难得突破。

而有些修士,平日里名不见经传,却可能在吃饭喝水时,就那么突破了。

这一关,在无法突破的修士眼中,几乎没有道理可言。

而真正突破了感应的修士,则全都对这一关碍闭口不言,哪怕至亲之人请教,也多是用一些令人难以捉摸,玄妙非常的言辞来解释。

这就更加让人难以理解,最终便导致未曾突破感应的修士们,盛传能否突破,全看“天命”,也就是《五行白虎通》中五德五运之说,从侧面助长了两汉数百年间,五行与儒家法门融合之学通行于世。

陈仲如今突破,亲身感受了到底何谓感应,或者说何谓“辨梦”,他自是非常清楚,这一关与所谓“天命”其实并无关系,但其中关键,他也不能说。

道理,就是婴宁一关的“无心自得”,就是王辅嗣《道德注》的“得意忘言”。

说得越多,说得越“详细”、越“清楚”,离正确就越远!

这边陈仲与董志张久别重逢,旁若无人地叙旧起来。

那边孔蘩露身为太守,被晾着无人搭理,顿时尴尬无比。

然而再尴尬,也只能陪站。

因为董志张不认得他孔蘩露,孔蘩露却是认识董志张的!

殷台董氏,在蓬莱道洲是举足轻重的士族门阀,董志张自己虽然未能突破感应,修为上有些欠缺,但他自小便有神童之名,再加上德行出众,交游广泛,无论走到哪里,都是当地官员、士族的座上客。

从地位上来讲,董志张远比孔蘩露更高。

此外,昭明孔氏的当今族长,孔劭孔休远,与董志张乃是同龄人,少年时便结交下的友谊。

董志张到孔氏去做客,那是众星拱月的嘉宾,族长相陪,子弟相奉。

而孔蘩露呢?

只是孔氏一名庶孽之子,甚至没有资格到董志张近前问好,只能在远处遥望。

故而,孔蘩露识得董志张,董志张不知有孔蘩露。

双方差距如此。

陈仲和董志张述过了别情,董志张渐渐按下激动喜悦,也终于感觉到自己的不妥,急忙重整仪容,这才看到边上还有人。

当然,他哪里不知道边上有人,只是不在意罢了!

“未知足下大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