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二章 寄筇杖襄公托孤(2)

乾心论道 客笑而还 1248 字 3天前

这则逸事,外人便只知道这些了。

唯有陈仲这些与刘伶交好的友人知道,刘伶赢了赌注之后,回家一口气睡了七天七夜,他母亲被吓得求了刘伶一众好友去救,结果大家到了刘伶家一看,原来是醉酒熟睡!

董志张和徐干都没有这样的雅癖,对叔孙无忌那硕大的“酒葫芦”更是难免无措。

不过徐干自从病好,这一路上被陈仲和谢鲲两个道家修士的自然洒脱所感染。

此刻又被叔孙无忌的豪迈之气一激,当即接过葫芦,仰头便是一口。

董志张见状,也愁着面孔,从徐干那里拿过葫芦:“今日有幸与叔孙前辈相识,若不能结交为友,实乃人生遗恨!”

说罢,他也仰头吞下一口。

“酒”一下肚,董志张立时便察觉了异常,福至心灵,当即入了定中。

可怜徐干不通修行,葫芦被董志张拿过去的时候,便已经入了那想与非想之乡,人虽跪坐原地,思绪早不知沉于何境去也。

叔孙无忌见了二人模样,正要耍笑两句,却是忽然觉察出徐干的非同寻常,登时瞪大眼睛,看向陈仲。

陈仲当然知道叔孙无忌察觉到的是什么,徐干胸中浩然之气,此刻已是自然而然激发起来。

但与先前在北海郡,他被陈仲一语激起对生的渴望,表露自己志向时不同。

此刻,他胸中的浩然之气没有向外冲突,搅扰天象,反而是深深地探入了那口“酒水”当中!

那“酒水”,正迅速被转化为浩然之气!

这是,“酒”中所蕴之气,与徐干的浩然之气在某种程度上,极为相合!

这一变化,要么须有陈仲的望气术,要么就是叔孙无忌这以他自身神气与葫芦合炼的炼造之人,才能察觉!

陈仲对着叔孙无忌微笑点头。

叔孙无忌再看徐干时,目光中满是激赏:“不意儒生之中,也有志同道合之辈!”

陈仲轻笑念道:“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叔孙无忌颇为无奈,当年陈仲一心一意要做个豪侠人物,说什么秉直道而行,与叔孙无忌信念不甚相合,两人虽则亲如兄弟,但也只能分道扬镳。

没想到数十年后重聚,陈仲倒是不再把将自己限制在儒家、太玄的条条框框里了,却又念起了道家的一套——听着好像有道理,但实际上拿来做事,哪哪都没道理!

总之是又不对路了!

就在这时,忽听一道虽然温润,但却饱含沧桑的嗓音在近处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