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章 卢毓演法观澜峰(5)

乾心论道 客笑而还 1279 字 6天前

陈仲点头同意,站起身来,随着卢毓一起,来到不知阁大门前,并肩向外眺望。

“形名说法门,以划地借势之形为里,然愚弟见之,此亦未及根本也,今日试为子正兄演此一孔之见。”

卢毓说着,伸手指向不远处的一座山峰。

那是祥曲峰,看似离此不远,实则也相距近五十里,乃是素知生夫妇隐居之处。

卢毓当是不知道那里有修士隐居的。

陈仲不知道他准备如何展露能为,也不提醒他那里有两位颇不寻常的大修士,只看他接下来的手段。

反正以卢毓为人,总不会无端用些狠辣的破坏之术。

果然,随着卢毓一指,便见祥曲峰离峰顶大约三十余丈的缓坡处,一株柏树的气息,开始无声无息的出现变化。

而卢毓自身那凝聚成了简册的气息,则似是分出了一部分,落在了祥曲峰的峰顶,并与祥曲峰所形成的气息,渐有融合之势。

形名说六品时可以调运自身气息,五品时就能从自身气息中,分化出一部分气息了?

而且这种分化出的气息,完全具备修士本身气息的一切特征。

就像是一个人一分为二,同时两个人,都与原本的那个没有太大区别,除了诸如法力、性灵之力等外显的“力量”,一并一分为二了。

这种能力,可不是寻常的撒豆成兵、剪纸替身之类的法术可比。

那些法术是以修士自身法力、性灵为引,调运天地间无主的力量,达成一定效用,这也是绝大部分法术、符箓的运化之理。

法术一旦施展,就像是人手中的杯子,能够做到杯子做的事,就不能再做到刀做的事,除非修士重新施展。

而卢毓现在所展现的,则是一个人变为两个,可以同时各自使用一个杯子,或者一个使用杯子、一个使用刀。

陈仲若有所思之间,便听卢毓不紧不慢讲述起了他眼中的形名说。

“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修行之始于此,亦志于此,谓之孝廉卓异也。”

卢毓说起了他所认为的修行应当从什么地方开始,又是为了什么而修行。

他先引用了先师的一句话,说年轻人在家该怎样做,在外该怎样做,做的时候追求的是什么,这些都做好了,而且还有能力可以做到更多,这个时候就是迈入修行大门的合适时机了。

随后,卢毓将先师话中含义加以引申,“孝”、“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这些可以做到好,但还要做到更好,比如从“亲仁”到“仁”,要做到更好,就是修行者应当秉持的志向了,也是恰当的修行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