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岗郡。
渭水大营中。
司帅得到了宛郡奏报。
恰好,三弟司伷从司昭那里过来。
“子将且看。”
司帅将信递给司伷,很是满意地慨叹。
“我家俊才辈出,何惧曹昭伯一匹夫之徒!”
司伷接过书信,看到司亮及时获得司仲达梦中传讯,立刻命令手下依照既定策略,引发了宛郡夏侯氏与救世道之间的冲突,并迅速取得“夏侯氏得到某种风声,意图深入调查救世道参与延寿大丹的线索”之事的证据。
只要有了这证据,不怕曹爽与夏侯氏之间,不离心离德!
夏侯氏与魏武之间血缘极近,几乎可以视为曹魏宗室。
魏武在世之时,曹魏军中、朝中,差不多有小半之人都是曹姓、夏侯姓的,而除去他们,剩下的将、官中还有相当一部分出身寒微,是魏武“唯才是举”之下提拔的心腹。
官位从来都是有限的,被这么两班势力瓜分去了那么多位置,当时的世家大族之尴尬,便可见一斑。
魏武陨落后,曹广与司仲达联手,与世家媾和的背后,便有朝中宗亲故旧势力太大,曹广的威望又远不及魏武的因素。
他要稳固自身根基,与世家媾和是一种不得已的选择。
所以,曹广在位期间,寒门素户出身的、以郭况为代表的那群人被铲除,同时夏侯氏这个亲缘稍远的“宗亲”,也被一定程度上削弱。
曹广驾崩之后,曹爽立刻拉拢夏侯氏,凭借其父是魏武养子,说是宗亲又不是宗亲的身份,与夏侯氏同病相怜,算是出司帅、司旦意料地压过了他们。
再之后,司帅为求自保,也在司仲达的指点之下,将他们早已探知的曹广暗中炼制延寿大丹之事,透露给曹爽知道。
曹爽没能抵御住那延寿大丹的诱惑,选择了秘密接手。
如此一来,对同为知情人的司氏,曹爽在没有把握一次性完全将之连根拔起的情况下,也就不敢完全与之撕破脸皮。
这正是明明已经在朝堂上大获全胜,曹爽却不对司氏兄弟赶尽杀绝的真正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