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魏嘉平元年冬,擢洛阳令李胜,为散骑侍郎,巡察宛郡以闻。
诏书既下,朝堂沸腾。
大将军曹爽尚未完全压倒司氏两兄弟,这就要急着与夏侯氏决裂了?
种种猜测,如同汹涌的暗流,搅得朝局再难稳定。
何晏等人用尽全力,也只能勉强弹压。
那日消息传至何晏私宅,他们虽然努力劝说曹爽,依旧未能改变曹爽心意。
如此一来,何晏、毕轨倒是没有工夫理会孙邕。
只是当日见得管辂,又被荀融、钟玉拒绝向管辂求取卜算的事情所激。
孙邕终是下定了决心。
区区一个城门吏,不做也罢!
无须何晏那班人再来作难,孙邕弃职离京。
将行,唯有结交不久的好友荀融相送。
二人诗辞酬唱罢,荀融问起孙邕去向,也好书信往来。
“愚兄早年失怙,多亏老师养育,奈何先与老师失散,后经子家公举荐,入朝修书。前些日得了师弟讯息,打算先往师弟处探问有无老师消息,若无有,或许便往范阳一行,拜望子家公。”
孙邕早年故事,知道的人并不多,荀融听了他说,才知道他是被老师收养长大的。
当下,荀融便好奇问道:“不知贤兄师尊乃是何方贤达?”
孙邕道:“老师姓王,讳和平,只不知郡望何处。”
荀融没有听说过这个名字,但能够教出孙邕这样学问丰洽的弟子,想来也是一方真隐士,非同俗流。
当下约定了如果孙邕寻找到老师,就请孙邕代为引荐,荀融也要亲自前往拜见。
孙邕答应之后,却是吃惊:“愚兄区区一城门吏,弃了也便弃了,贤弟大好前途,奈何弃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