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书:“仄平对平仄,平仄是对的,但以后不要乱拿男女对,特别是男女学生的名字对。”
学生们“嘿嘿”地笑了起来。
放寒假时,上面发了通知:正月初五,县委集中全县公办学校教师到临川县城搞“清队”,清队是清理队伍的简称。时间暂定2个月。
艾书觉得还有好多东西没有给学生讲呢。比如诗词是关联的,但词就还没介绍。
正月初三下午,艾书一家正准备吃晚饭,听到房外有人带着人来说:“这就是你们要找到艾书老师家。”艾书开门出去,惊奇了。原来是峰沟初中班颜武、艾德、穆秀等同学。“你们从哪里来呀?”“我们从家里来的。”“快进屋,快进屋!”艾书引着他们进屋一边说:“雪凝这么大,路又这么远,难来呀!”“老师,你走我们哪里五年了,都不怕难,走得起,我们才这样一次就难吗?”艾忠随口回答,令艾书感动不已。
第二天,几同学要走,艾书不让他们走,说:“明天我要到临川学习。我们吃过早饭,一道上街,你们往峰沟走,我往临川去。
几同学口也甜,称艾书父母师爷、师奶,称艾书妻子师娘,一天‘师娘,师娘’的叫,叫得于一都不好意思。艾书说:“我虽是老师,但年轻,与你们像弟兄姊妹似的,所以称老人就是伯伯、伯娘。家属你们喊嫂嫂就行了。什么娘,她还没有得娘当呢!”说得大家笑起来:“好,就按老师说的办。”艾忠代表大家说道。
到县里学习,通知要求自带行李,自备换洗衣服。如果从学校带,太远了,难背。艾书决定从家里楼上客铺抽带一套。只是衣服,没有多余的,一年每人的一丈五尺七寸布票,家庭全部是大人,一人一年做一套棉布衣服,穿上七八个月衣服的肩膀、手肘、衣领、裤子的膝盖、屁股等处就要打补丁。艾书新做的一套衣服,过年穿起,需要洗净,打补丁的那一套,需要洗好带起走。晚上艾书脱下衣服给于一洗,穆秀去帮忙。没有多余衣服换洗,艾书和艾忠等男生到被窝里打扑克。穆秀与于一争洗衣服,一不小心把艾书旧上衣的臂膀撕了一条口子,于是只好用烘笼罩在火上把洗破的这件衣服先烘干。补好这件,其他衣裤烘干,已是大天亮。
初五,吃过早饭上路,两男生争着替艾书背背包。艾书第一次得此待遇,看着几个聪明好学活泼懂事的学生,心里有说不出来的高兴。
“学习班”名叫“临川县教育系统斗批改学习班”。实行半军事化管理,以县为团,团政委由县委常委且分管文教的宣传部长担任,团长由文教办主任担任,副团长由教育局长担任,办公室主任由副教育局长担任。办公室秘书中还设了带领呼口号的、声音洪亮的“口号员”2人,还有出操员、通信员等许多人。
以区为连。莺口区中学、小学为一个连,连长是区中心校革委主任即原中心校闵校长担任,指导员是区委副书记宗北,艾书任连部秘书。
学员宿舍是拿教室代替,将课桌一张挨一张地摆好成大铺,各自将带去的被子或单独或二人合铺。
莺口区和毗邻两个区住临川二小,三区共设一个学员食堂。
学习班按计划是分三个阶段,每个阶段20天。第一阶段学习最高指示,理论武装头脑,端正学习态度,斗私批修,轻装上阵。第二阶段清理阶级队伍,揭批地富反坏右,达到纯洁教师队伍的目的,第三阶段,吐故纳新,整建党团组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