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霸王别姬

新年第一天,唐泽跟着老辈子们学习四川人聚会的传统项目——麻将。

麻将是中国人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总结出来的古老的文化娱乐活动,蕴含着丰富的中华民族传统优秀文化。

麻雀牌这种说法是最主流的麻将起源的说法。麻将牌又称麻雀牌、麻雀儿牌,本是江苏太仓“护粮牌”。有关资料记载,在江苏太仓市曾有皇家的大粮仓,常年囤积稻谷,以供“南粮北调”。粮多自然雀患频生,每年因雀患而损失了不少粮食。管理粮仓的官吏为了奖励捕雀护粮者,便以竹制的筹牌记捕雀数目,凭此发放酬金,这就是太仓的“护粮牌”。这种筹牌上刻着各种符号和数字,既可观赏,又可游戏,也可作兑取奖金的凭证。这种护粮牌,其玩法、符号和称谓术语无不与捕雀有关。

麻雀牌三种基础花色的名字叫做“万、束、筒”。“筒”的图案就是火药枪的横截面,“筒”即是枪筒,几筒则表示几支火药枪。“索”即“束”,是用细束绳串起来的雀鸟,所以“一索”的图案以鸟代表,几索就是几束鸟,奖金则是按鸟的多少计算的。“万”即是赏钱的单位,几万就是赏钱的数目。

此外“东南西北”为风向,故称“风”,火药枪射鸟应考虑风向。“中、白、发”:“中”即射中之意,故为红色;“白”即白板,放空炮;“发”即发放赏金,领赏发财。

麻将玩法的术语也与捕雀护粮有关。如“碰”即“彭”的枪声。又如成牌叫“和”(音胡),“和”“鹘”谐音,“鹘”是一种捕雀的鹰。除此还有“吃”、“杠”等术语也与捕鸟有关。

那么为何又叫做“麻将”呢?在太仓方言中,“麻雀儿”和“麻将”读音较近。太仓话的儿话音念做(/ng/),打“麻雀儿”自然也就叫成打“麻将”了。太仓方言雀(/tsiak/)儿(/ng/),合在一起就变成将(/tsiang/)。唐朝,麻将传入了日本。

而唐泽跟着老辈子们打的是成都麻将,没有东南西北中发白也没有万子,只有条子和筒子。两房牌四家人打13张,摸不了几张牌一局就结束了,主打一个快。

在广东,如果一个人叫你去喝茶,那就真的是喝茶,三五个人坐在长条桌上,搞点儿陈年普洱一泡两泡三泡很多泡,一下午就过去了。

而在四川,如果一个人叫你去喝茶,那么大概率就是叫你去打麻将,麻将铺里面有花茶、素茶、菊花和苦荞。

“小古哪去了,感觉一下午都没有咋个qio到他喃,二筒,碰,幺鸡。”丢丢的外婆问道。

“科.....古哥他切城头买火炮了说得。跟到打幺鸡。”唐泽说道。古正道吃过中午饭就出门了,去买烟花的路上顺便又去了趟公安局。

“哎.....该爆得,自摸了。”丢丢的堂姐摸第一张牌就胡了。

四川麻将里面的术语爆叫或者说是报叫,就等于听牌或者说立直。报听手里牌的番数直接加三番然后就不能再换张了。

丢丢的堂姐胡牌之后就拿出手机刷起了微博。

“诶?那谁谁谁被爆偷税漏税3个亿,多家品牌方紧急下架广告谁谁谁或将面临天价赔偿。我记得你是他粉丝诶。”丢丢的堂姐看向丢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