恋爱中的男男女女,他们的情感问题往往细腻而复杂,就像汽水剩下的那一点点口水,虽然不起眼,但却是情感表达的重要组成部分。初恋和失恋的感觉,就像是浮在可乐上的冰,难以掩饰,它们是爱情中最直接、最强烈的体验。而恋爱中的男女,比如美女和处男,就像是衬衫领上的口红,一目了然,是外界容易观察到的特征。
爱情中的事情往往没有固定的规律,用时间来承诺爱情是愚蠢的,因为时间就像是一个温柔的杀手,能够消磨掉大多数的情感。爱情是脆弱的,它可能会在时间的流逝中受到伤害,甚至死亡。
“你确定不跟她解释一下?你是因为盒子上的死后炁才吃那个药的?”安新问道唐泽。
时间已经来到了第二天,丢丢没有留下一句话就离开了,回应唐泽的则是微信上的红色感叹号和那个无比熟悉又陌生的语音“您好!您所拨打的电话已关机。Sorry! The subscriber you dialed is power off.”
“诶,”唐泽叹了口气。“这样也好,后面那个任务那么危险....”
“也是。”安新认同的点了点头。
“所以说....这就是你们直男的想法?”汪筱在一旁讥讽道“微信不回电话打不通你就当真没其他办法了?
现在不去解释,怎么着,是想拖着拖着这事儿就淡了就过了?还自诩是为了对方着想?尊重懂吗?尊重!还是说你觉得别人会就这么无条件等着你?你们男的普遍这么自信的吗都?”
李方在旁边摇了摇头说道,“记得有一天,我加班回去有点晚了,老婆已经带孩子睡下了,我不知道她在微波炉里面给我留了有饭菜,就自己随便做了点还把厨房弄得一团糟,于是第二天我家里就多了一辆新车。”
说罢,李方发了一个航班号给唐泽,然后带着卢先生和释延三兄弟就走了。
让我们把时间再拉回头一天的晚上,大师兄掏出的铃铛是一个特殊的三清铃。
三清铃为道士作法事中的重要法器。又名帝钟、法钟、法铃、铃书。由于道士学模拟它的声音,俗称师公钘或钘仔。一般高约二十厘米,口径约九厘米,用黄铜制造,有柄、铃内有舌。
法器的种类十分的繁多,而各种法器的用途、型制、大小也差异极大,因此在不同的时空因缘中,也产生了许多的变化。即使是相同名称的法器,也因为时代、国家区域乃至宗教的不同,而在形式、材料及制作方法上,有极大的差异。在宗教的工艺美术中,也往往都是以法器为代表。三清铃就是其中之一。
三清铃柄的上端称作剑,呈“山”字形,以象征三清之意。《太清玉册》卷五:“道家所谓手把帝钟,掷火万里,流铃八冲是也”。以为具有降神除魔的作用。
法师常以单手持,在作法时按照一定节奏摇动。《道书援神契.帝钟》云:“古之祀神舞者执铙,帝钟铙之小者耳”,翻译成白话文,就是:“古代祭祀时,跳神的舞蹈者(即巫师)手里拿着一种叫做铙的乐器,而帝钟就是按比例缩小的铙。”
在中国古代道教的认识中,帝钟发出的叮铛声,在人类听起来是一种悦耳的音乐,但在妖邪、鬼魅乃至僵尸听起来却是十分刺耳,心惊胆战。在清代人袁枚所着的志怪小说《子不语》中,第12卷中有一则故事《飞僵》,就有一句:“法师曰:『凡僵尸最怕铃铛声,尔到夜间伺其飞出,即入穴中持两大铃摇之,手不可住。若稍息,则尸入穴,尔受伤矣。』”,翻译过来是:“法师就说,但凡是僵尸,都最怕听到铃铛的声音。你晚上等到它(僵尸)出来活动之后,就跑到它的洞穴里去,拿着两个大铃铛拼命的摇动。千万不能停下,一旦铃声停下来,它就会逃回自己的巢穴,你估计就很危险啦。”这大概也是三清铃的一种使用吧。
为什么大师兄的铃铛特殊呢,因为他的这个铃铛里面还附着着一个灵。
《尚书·泰誓上》:“惟天地万物父母,惟人万物之灵。”《泰誓》虽是后世伪托的古文,但是人为万物之灵的观念却是早已有之。
《礼记·礼运》中说:“人者,天地之心也。”《孝经·圣治章》载:“天地之性人为贵。”
《白虎通义·三军》言:“人者,天之贵物也。”
万物皆有灵性,人是其中最有灵性的,换句话就是最容易得炁的,所以要是动物草木甚至金石之物得炁开启神智之后它们都会去模仿人类甚至企图去变成人类。
虽然建国之后动物就不能成精了,但是在建国之前,动物还是可以成精的,其实在传统文化中,不仅仅是动物可以成精草木灵石皆可成精。动物修炼称为妖,植物修炼称为怪!
东方文认为物老成精。活过二十年的狗,活了十年的猫都是有可能成精的家畜。在庄子中记载过很多长寿的奇妙生物,其中有一个是一只大龟,他死后龟壳被供奉在楚国的太庙之中,享受祭祀。抱朴子中说:“千年树精为青羊,万年树精为青牛。”是物老成精的典范。而在民间传说中年龄特别长的树,自然成了乡土的土地,乡民们会祭祀神树,向神树祈福祷告。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白蛇传》中有一个版本中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宋朝年间,仙人吕洞宾想度化许仙,就化作卖汤圆的小贩,其实给他的汤圆是仙丹。
许仙吃了了一颗汤圆,结果回家之后发现自己吃不下东西了,觉得是小贩的汤圆有问题。吕洞宾觉得此人毫无仙缘,就把他吊挂在西湖的断桥上,让许仙吐出了汤圆。
汤圆落水,水中一只老乌龟和一只白蛇争抢仙丹,结果让白蛇抢到,于是白蛇凭空长了五百年功力,而那只乌龟以此对白蛇怀恨在心,后来乌龟化作了法海。
不仅仅人读书可以蜕变,妖怪读书也可以蜕变,中国古代的志怪小说中,经常有妖精读书的段落,妖精读书可以明事理开智慧,如果读的是道经,对起修行也有帮助。
有些妖怪因为想快点成精,会在法力不完善的时候,化作美人美男,勾搭少男少女,吸其元气,加速自身成精的过程。也有的会附体在人身上,通过控制人来吃它喜欢吃的东西补充能量,黄鼠狼附身的人就会变得喜欢吃鸡。
有一些长在道观佛寺的树木花草,经年累月听道士诵经,渐渐的就开了灵智,一边护卫正法,一边听经修行。
而大师兄这个铃铛上的灵便是一株在道观听了上百年经的毛地黄。毛地黄的花语是谎言、不诚实。
传说坏妖精将毛地黄的花朵送给狐狸,让狐狸把花套在脚上,以降低它在毛地黄间觅食所发出的脚步声,因此毛地黄还有另一个名字——狐狸手套。此外,毛地黄还有其他如巫婆手套、狐狸套、仙女手套、死人之钟等别名。
所以这铃铛上的灵有识别人谎言的能力。
这铃铛来自山西一座深山里的小道观,这个观没有名字,只有一个年老的道士守着,老道士没有徒弟也没有后人,本来想着再过些岁月这观便随着她消失在这世上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