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而久之,我有些心慌,若到时候没能怀上,他该不会立马翻脸吧。
……
太后命我陪她上山去祈福,我得知此事的时候,马车已经停在了别苑门口。
是个大晴天,初夏的烈日照得车厢里暖洋洋的。
太后端坐在里头,笑着看我:“华临山上的大昭寺求子很灵验,本宫同你一块儿去。”
上山的路七弯八绕的,很是颠簸。
太后闲来无事,讲起萧瑾疏儿时的事,便滔滔不绝。
“本宫还是个姑娘时候,性子内敛,不讨先帝欢喜,承宠的次数寥寥无几。运气倒不错,能怀上瑾疏。”
“但本宫位分低,不能亲自抚养他。”
“抚养他的,是福康公主的生母丽妃。丽妃有自己的女儿,对他并不上心,他从小便晓得照顾好福康,把福康哄得开心了,他日子便能好过。”
“本宫以为,他是不会认本宫的,毕竟没在膝下养过一日,在宫中见了他,本宫忍不住盯着他瞧,他没有回应过。”
“但有一回,本宫被珠嫔罚跪在碎石道上,他遥遥见了,在福康耳边说了一些话,福康便拉着丽妃来给我解围。”
“丽妃斥责了珠嫔几句,岂料从此之后,珠嫔更是记上了我的仇。”
“等到丽妃难产亡故之后,珠嫔便着手收拾我,她害我的手段也低劣,诬陷我偷她东西,不由分说的便让人给我上指刑。”
“还是福康公主来解的围,瑾疏在那遥遥站着,没有上前,眼圈却是通红的。那年他才十一岁。”
说起不讨先帝欢喜,说起位份低微,不能亲自抚养骨肉,她都是云淡风轻的。
可说到萧瑾疏那双通红的眼,太后眼眶有稍微湿润。
“本宫至今不知,怎么他突然就当上了太子,还是在他未满十五岁,身后无援的境地。”
“他当太子一年后,本宫被晋位份,成了惠妃,他和福康都成了我的孩子。”
“他当太子三年后,在朝堂说了一句人无孝不立,百官奏请立本宫为后。”
我想,得这样一子,的确算是此生无憾的福气了。
太后将我的手牵过去,握在掌中,温声细语的说:“淑妃,瑾疏是个孝顺的孩子,他的骨肉,定然也不会差。”
好好好,铺垫这么多,还是在劝我怀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