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会战后,李志坚与军部参谋、43军的旅以上军官经常进行地图推演,按照当下的态势,推演日军下一步的目标。
推演的结论出奇的一致。
都认为日军下一步的重点,一定是两个方向。
一个是日军十一军从武汉出发,通过长江打到陪都重庆,继续压缩中央政府的活动空间,逼迫其投降;
另一个重点方向就是再次进攻山西,先拿下太原,然后一路贯穿占领整个晋中和晋南等山西的精华之地。
不管基于什么逻辑,山西都是日军必须争夺的地方。
所有人都知道山西的战略位置突出,且有太原兵工厂的军工生产能力,只要山西在中国军队手中,对于华北的日军始终是一个巨大的威胁。
并且攻下山西,对于日军下一步战略的展开极其有利,向南也可打通洛阳,占有整个中原;向西可以进攻西安,进而走元朝灭宋的路径。
日本在开战前就有“一个月占领山西,但个月灭亡中国”的计划,现在进入相持阶段,下一步必然还要寻找打破僵局的办法,山西的地理位置,注定了对大局有重大影响,也必然是进攻方所关注的打破僵局的要地。
武汉会战之后,日军华中方面军损失较大,而在华北的部队则没有经历大战,有足够力量在华北地区发动大的攻势。所以如果华北日军要有行动,那么时间也不需要等待太久。
于是李志坚给阎锡山发去密电,提醒阎锡山要做好准备,提防日军第三次进犯山西腹地。
阎锡山和其他晋绥军高层也有这样的判断,并且早已在为此准备。不过经过盘算,还是觉得在山西的抵抗力量太过于单薄,阎锡山开始向军委会申请要43军归建返回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