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阎锡山在和赵承绶和李志坚的商谈之中,没有谈具体怎么分配,但是思路一旦定下,具体的决定就比较容易做出。
阎锡山并没有将物资按照军功来分配,除了庆功会上的评定之外,再没有去评定哪些部队功劳更大。
而是将在山西作战的所有部队,以军为单位进行均分。
现在山西战场上的晋绥军加上35军有八个军,外来中央军四个,十四集团军下辖四个军,加上第四集团军的两个军,总共十八个军,除了几门重炮外,其余缴获的日军军械物资全部由十八个军来均分。
本来也有部分八路军在晋北进行游击,但是为了不刺激重庆中央政府,已经习惯了私下交易的阎锡山,在暗地里补偿了八路军一部分军械弹药补给作为酬谢。
阎锡山在多年的国内斗争中总结出经验,要在几只鸡蛋上跳舞,绝不能轻易得罪任何一方。
这些来到山西作战的部队,都得到了不少的战利品,这样分配后,虽然晋绥军看似有些吃亏,但是守住家当就是最大的赚头,所以最终皆大欢喜。
尤其是作为后来者的13军和85军更加高兴,这两个军并未参与苦战,部队损失也很轻微,能得到如此丰厚的战利品绝对是意外之喜。
但是在阎锡山心中,这两个军的到来,给了他很大的底气,所以也让这两个军与其余部队一起均分了战利品。
分配完战利品后,27军、71军和13军、85军等几部中央军精锐就陆续撤出了山西。现在河南和河北战场都比较空虚,需要有力部队去驻防。
在外部友军处理完了之后,剩下的就是晋绥军内部的论功行赏。
在会战之后进行的第一次晋绥军内部中高级军官会议上,参会的诸多将领,除了杨澄源的34军的军官外,其余各部的都是脸带喜色。
杨澄源的34军,在这次会战中差点将老窝丢了,所以在别人喜气洋洋的时候,这些军官心中都有些惴惴不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