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志坚本来就想找这个三十五师团好好算算账,此时三十五师团驻守的新乡地区,与安阳相比,绝对是那个相对更好拿捏的软柿子。
选定目标后,出击路线选择哪里,是选择从白陉还是从太行陉出征,让李志坚有点拿不定主意。
这两个隘口的道路都比较窄,白陉有一个孟门关,还有一个72拐,都是天险,这些地方一般只有两米左右通行的道路。太行陉的道路宽一点,也不过三、四米宽。
日军如果要从这两处进攻的话,这里完全展不开,是防守的绝佳位置。
不过凡事都是相对的,43军想通过此处出征的话,也会限制了很多装备的出行。
走白陉的话,两米的宽度,骡马上都不能携带太多东西,部队只能轻装出行。太行陉稍微宽一点,可以携带的东西也多,至少山炮可以分解后驮在骡马上运出去。
不过现在在博爱县的日军,将据点修到了太行陉的入口处,想要通过太行陉出去的话,还得先将日军据点拔掉,之后的战斗再难以有突然性。
而在白陉出口,由于有国军一部分兵力存在,日军的主力在辉县县城内,对白陉的掌控力相对弱很多,部队秘密出行,还是可以保证首次出击的突然性。
李志坚向来喜欢在日军没有防备情况下出击,所以虽然白陉的通行条件更差,李志坚还是决定走白陉。于是就定下了出征的作战方案——先打三十五师团控制的辉县,然后逐步侵蚀其占据的其他地区,最后和三十五师团决战。
他的部队的士兵,大多数都是入伍两年以上的老兵,也都经历过多场作战,休整这么长时间里,训练也没有间断。
别的部队觉得一个日军师团强大,但是在他看来,日军一个师团兵力不过他43军一个师多一点,装备和士气上他的43军绝对不弱,日军占优势在于一定的空中和装甲力量掩护,但是三十五师团这种新设立师团的坦克也没几辆,至于空中力量,只要尽量避开白天作战即可。
连一些游击部队都可以在日军占领区站住脚,并逐渐强大起来,他相信他的部队,可以发挥出来的战力绝对会更大。
小主,
李志坚在出发前,先强化了白陉和太行陉的防守能力,将阎锡山加强给他的105毫米榴弹炮团分开布置到了两个隘口,这个独立炮兵团共有24门晋26式105毫米榴弹炮,每个营8门,于是从43军的炮兵团中抽出一个营,补入之后,在每个隘口布置两个炮兵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