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章 老师·没钱·我捐路

是的。

为了华夏,这点时间,不算什么。

现在都是之前陆渊给的设计图纸的相关人员。

杨威先提问。

“这个六代机的材料,还有发动机……”

四个小时过后。

足足解答了半天。

众人心满意足。

是的。

陆渊不仅解决了大家的疑问。

甚至把相关的材料及合成方法也讲了出来。

科技不只是金属。

而是化工材料的升级。

而且,陆渊这次还带来了高速多复合数控铣床的设计图纸。

是的。

2000年时。

华夏为什么工业产品质量比不上德国与日本?

那是因为铣床不行。

国外限制对华夏高端铣床的出口。

使用低端的铣床。

精度不足。

自然就造不出什么东西。

精度不足,材料不好,自然质量就差。

但陆渊给了这么多设备的图纸。

甚至是航母与六代机。

这更需要高机试的铣床。

而这次,陆渊把这个问题补上。

众人高兴的走了。

就剩下谢将军一脸愁眉。

“怎么了将军?”

“有什么不满意的地方?”

陆渊之前又给了谢将军一套未来军事作战方案。

由机器狗、无人穿梭机协同推进。

怎么还不满意?

“不是方案问题,而是钱的问题。”

“怎么?钱也归你管?”

“国家的钱就这么多,结果陆总,你给了一堆的技术资料。”

“一起推进,研发资金就上去了。”

“特别是新材料,需要实验的材料很多都非常贵。”

“最重要的是,现在国家正大力发展基建。”

“现在的钱,不可能做到两边一起发展。”

“放弃科研,不甘心。”

“放弃基建,民生就上不支。”

“哦。”

“钱不是问题。”

“交给我吧。”

“怎么?陆总想捐钱?不不不,这是国家级项目,陆总的钱不够的。”

“再说了,这种国家项目,其实也不适合私人投资。”

确实。

私人投资军工项目?

你想干嘛?

“谢将军误会了,我捐钱建公路。”

是的。

他直接扣钱建公路。

从2000年开始。

国家开始大力投资建设高速公路。

前五年,每年只能建2000公里左右。

后面五年,每年建4000公里。

再到后面,每年建8000公里。

为什么一开始不大建?

因为没钱。

高速公路的平均费用是每公里3000万元。

山区的话,使用高架桥建设,4000万元,如果加上打隧道,直接上1亿了。

也就是说,2000年的高速计划,已经投入了至少500亿人民币。

预计还要500亿人民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