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章 超前·架构·再收割

倪光突然没了自信。

他觉得,华夏与美国的技术相差不过几代。

这样看来,至少差了几十年。

看着倪光颓废的样子。

陆渊心中一惊。

靠,用力过猛,一把把人的梦想摧毁了。

“倪院士,这不是美国的技术。”

“难道是?”

“对,是我的。”

倪光瞪大眼睛。

他其实是想问,难道是英国的。

结果是这小子的。

不会是在装逼吧。

“但我没时间,所以我需要你。”

“怎样?有兴趣吗?”

“我再看看?”

“行。”

他得再确认下,这不是科幻杂志。

“咦,怎么是ARM架构?”

“ARM架构有问题呀,精简指令集确实低功耗,但软件兼容性低。”

ARM 架构起源于 20 世纪 80 年代。

并不是很新的架构。

自然,CPU的架构就这几种。

要么把所有指令写在CPU里面,叫复杂指令集架构,就是传统的X86架构,可以处理复杂任务。

在传统的PC机上用的比较多,软件兼容性好。

ARM架构,是精简指令集架构,指令只是一个映射,所以不需要那么复杂的操作。

但相对的,软件兼容就差。

“错了,是XARM架构,在ARM架构的基础上,进行了突破。”

是的。

这是2040年的技术架构。

也适合于高纳米的CPU技术。

“而且集成了内存架构,这样速度更快。”

陆渊在旁边解说。

倪光不停的点头。

资料给他带来了极大的震撼。

翻页的手都在不停的抖动。

“厉害,厉害。”

“还有这,这是怎么想到的。”

“对对对,还有这。”

“这技术,太完美了。”

“不对,有个问题。”

倪光突然说道。

陆渊一怔。

不应该有问题呀。

自己的技术。

可是来自未来的。

“这个,5纳米,我们没可以做到的光刻机。”

“而且,芯片设计软件,我们也没有这么先进的。”

是的。

做CPU,可不止是一个光刻机。

还有芯片设计软件。

“放心,我投资了一家光刻机研究中心,三个月内,可以出产45纳米光刻机。”

“45纳米?”

“那也不够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