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8章 在路上 17

“那我们就全选85欧的了?”和诗手里握着钱,看向几人,“那我就去买票了,3点的船怎么样?”

等待和诗买票的工夫,几人又感觉到寒意袭来,距离他们船出发的时候还早,王琳注意到不远处有一家咖啡馆,干脆提议几人去咖啡馆稍坐片刻,等时间差不多了再过来这边。

冷透了的身体突然走进温暖的环境,让人不禁打了个寒颤,林年和陆姳甚至还打了个喷嚏。

“真冷啊。你们冬天拍戏的时候,那么冷的天,有时候甚至还得下水,怎么不觉得冷啊?我这什么都没干呢,就觉得冷得难受。”陆姳感叹道。

林年点了一杯热量高的卡布奇诺,希望能用食物的热量给自己带来暖意:“开什么玩笑?当然冷了。”

“但人年轻的时候是真抗冻!”王琳接过话茬儿,“你们都看过抗战剧吧,基本都是冬天拍,或者从秋天拍到开春,不然夏天太热了,更难拍。林年说的那种情况我们真遇到过。越是想要一次成功就越是失败,结果是又得来一条冬天趟水的戏,好几遍,直到克服了心里拧着的那股劲儿,找回拍戏状态,才能一条就过去。有时候越卡就越是卡。我现在膝盖还留下些病根儿,一到阴天下雨就会针扎似的疼痛。”

“听着就觉得辛苦!”陆姳感叹。

“我也差不多,不过我是古装戏,冬天拍夏天的场景,穿着单薄的戏服反复,为了嘴里没有哈出的白气,开拍前会特意含一口冰水吐出去。一拍完,助理立刻举着羽绒服把我裹起来。”和诗听王琳忆往昔,不免也回忆起来。

几人一边喝着咖啡边聊天,倒也不无聊。

甚至播出以后,这一段闲聊的画面反而引起了网友的热议,很多演员纷纷在社交媒体上分享自己冬戏夏拍、夏戏冬拍的经历。不愿意参与“卖惨”的,则有粉丝为他们说话。

“但是他们挣得钱和这些苦严重不匹配啊,那些辛苦的打工人哪个不比他们辛苦却拿着远低于他们片酬的工资。”

歌舞升平中,自然有人看不过去,为广大打工人鸣不平。但随着新一期播出,热度过去,讨论度也渐渐下降。

回到当初拍摄期间,在他们等待的间歇,偶尔有一些游客进入这家咖啡馆,点上杯咖啡,看上去似乎跟他们一样也在等待开船。

“这家咖啡馆挣的可能就是登船的游客的钱吧。”林年揶揄道。

进入船舱,左手边就有一个吧台,给每一个游客送上一杯欢迎饮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