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饭时间,几人正在说地里的事,苏国邦最近都在忙木犁的事,根本没时间去地里看耕种情况,记挂的很。
“爹,咱们今天就能把地里的活干完,您放心吧。”苏志强夹了一筷子腌菜,配着喝了口粥,漫不经心地说着,“哥几个商量好了,明日两个人上山砍柴,留一人在家跟您学做木犁的活,您也轻松些,不用熬到那么晚。”
“那爹,明日我也随您去山上砍柴。”苏子敬在家歇了几天,基本上都没做什么重活,心里很是过意不去。
苏子宁也附和说要上山,家里来往李家村的活有娘和老三在,张家村有三伯娘和老四老五,他们两个大的确实是在家闲的慌。
苏年年见几人快商量好明日的行程,举起小胖手出声打断了他们的对话,“大哥,二哥,我们明日去捉鱼,等大伯他们下午去镇上,我们跟着一起去。”
这个时代的柴纯属是贱卖,几个小孩扛那么多柴去卖一趟才赚五文钱,就算是加上两个成年人,价钱也不一定会超过二十文。
这还得在有人要的情况下,若是待到太晚没人要,那就只能以更低的价格卖了或者扛回家,可那么重的柴,扛到镇上已是不易,所以很少有人会再扛回去,都会选择贱卖。
还没苏国邦改装一个木犁赚的多。
所以苏年年并不打算靠砍柴赚钱,眼下家里的活不缺人,那就可以提前开启下一步的赚钱计划了。
在众人都对此不理解时,她将自己卖鱼赚钱的想法跟家里人说了下,“爷奶,这几天的鱼你们也都吃了,味道如何不需要我多说,大伙心里都有数。
所以我打算趁着初春天气好,捉点鱼到酒楼里去卖,作为家里除木犁外的另一项收入来源,也好过天天山上砍柴来的轻松,你们觉得怎么样?”
等她说完没多久,就收获了十多双介于怀疑和支持之间的眼睛。
毕竟吃鱼目前只在他们家有,乾国并未盛行,其他人真的……敢吃吗?
“乖宝,你是认真的吗?”王桂花的表情看不出是同意还是反对,她就静静地看着苏年年,嘴角若有似无地牵动下,其他人也在等着苏年年的回答。
“木犁是咱家弄出来的,不是慢慢流传开来了嘛!那鱼……也可以从咱家开始盛行。”
苏年年这话说的很是自信,眼神里闪烁着坚定的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