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6章 做有钱人的生意

可问题很快就出现了:招来的工人里,有常年做纺织的老手,也有刚放下锄头的新手,纺织熟练程度参差不齐,做出来的产品质量差距明显——有的衣服做工精良、走线工整、手感顺滑,有的却摸着粗糙,针脚疏密不一,甚至还有跳线、线头外露的情况。

虽然这些有瑕疵的衣服降价处理也能销售,但张建国并不满意。

他始终觉得,衣服穿在身上,舒服是第一位,其次才是款式。“佛靠金装,人靠衣装”,谁都想穿得体面好看,而他要做的是有钱人的生意,这些人的眼光最毒辣,对细节要求极高,绝不能敷衍。

要是服装厂的衣服质量时好时坏,跟开盲盒一样,顾客买一次失望了,下次就再也不会光顾,甚至会四处散播负面评价,砸了刚立起来的招牌,这个问题必须尽快解决!

张建国走进车间巡视,看到工人们干活都很卖力,没有偷懒耍滑的,便重点观察大家的操作手法和细节处理,很快发现有几位工人的手艺格外熟练,动作又快又标准,锁边、钉扣、熨烫都做得一丝不苟。

他心中暗自满意,悄悄在一旁多观察了一阵,最终留意到一个叫李洪的组长。

李洪看着不到三十岁,留着利落的短发,模样十分精干。

别看他是个男人,手上功夫却不比女人差,针线布料在他手里辗转翻飞,没多久就能精准拼接成型,针脚细密均匀,几乎看不到瑕疵。

而且他为人热心,中途有工人要上厕所或者遇到技术难题,他都会主动接过对方手里的活,耐心指导新手,丝毫没有架子,车间里不少工人都愿意跟他请教。

张建国对他很是赏识,上前询问后才知道,李洪家里以前是做裁缝的,他小时候就看着母亲在灯下缝补衣服,耳濡目染之下,自然练就了一身好手艺。

来建国服装厂之前,他一直挑着担子走街串巷,帮人缝补衣服谋生,手艺经过了市场的检验,所以做起厂里的活才如此得心应手。

张建国心中有了主意,把那些手艺熟练、表现突出的工人都召集到一起,约莫有七八个人,都是车间里的技术骨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