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587:高澄返回,曹操派兵

高澄厚赏了侍卫,而后令其退下。

因为惊吓,他饿意全无,坐回床上时尤且胆战心惊的。

随着时间流逝,当生理上对死亡的恐惧逐渐消散后,取而代之的心理上是对姜维深深的忌惮。

高澄心里无比确信,姜维是靠自己算准了他会迁怒于厨奴。 不然,营救他的手段不会如此粗糙。

他自己都只是一介草民,凭什么觉得我的侍卫会听他下人的话?万一侍卫不以为意,我真死在了青州,刘备岂不哭死?

莫说刘备,就是把剧县的县令抓来,也有更高明、更稳妥的手段处理这件事。

所以刘备等青州高官肯定不知道我会遇刺。

但话又说回来,姜维既然都算到我会遇刺,这么大的事,他就只派个下人跟我的侍卫随口提一句?好歹也该向上头禀报一声才对!

念及此处,高澄脑中突然灵光乍现,后背竟冒出一层冷汗,对姜维的忌惮又深了几分。

这里头的逻辑其实很简单:该上报的事没上报=不敢上报=闯祸了。

也就是说,在姜维看来,我会遭刺杀,完全就是他个人行为引发的连锁反应。

这么一想,前因后果便清晰了:姜维定是做了超出刘备计划的事,正是这些事让我动了怒,才会迁怒厨奴,最终引来刺杀。

那究竟是什么事呢?

是先前当众嘲笑我,还是后来跑到我府中说的那句敲打我的话?此外两人再无交集。

可是,后者是刘备交给他的任务呀,不存在多余一说。而没有前者的话,我根本不会邀他来府。没有邀他来府,也就没有后者。

两件事的本质都是“敲打”这一件事。

所以,结论为:姜维自己演了一出戏,引诱我入局,并完成了对我的敲打。

?高澄彻底落入诸葛亮布置的陷阱。

三天后,高澄兄弟告辞,启程返回辽东。

青州城头风猎猎,刘备、诸葛亮与姜维并肩而立,望着逐渐消失在视线中的辽东车队,相视而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