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这次听完没有马上否决,沉吟起来思量其中精细。
照他得到的情报来看,曹操确实有对刘备下手的意思。
但对方目前似乎尚处于战略准备阶段,未必会因为自己提前跟刘备翻脸。
想等到曹操发兵,恐怕最早最早也得拖到明年。
我能守到明年吗?
帐中众人也在思考这个问题。
柴桑这边问题不大,刘裕手头并无多少兵力,老朱指挥作战的能力在帝王中也是前几名的存在,几个月斗得有来有回,离被攻破还远得很。
但想到合肥时,老朱却面露难色。
天下最锋利的刃,项羽,自刎于无名山林。
宗室中最杰出的子弟李文忠,被乱箭射死。
诸将赞不绝口的四子和十七子,一个把自己麾下的全部骑兵打没了,一个现在还在岳飞的大牢里关着。
李文忠、常遇春之下,他最看重的傅友德,现在成了敌方大将。
这一件件战绩摆在他面前,朱元璋再傻也知道岳飞是怎样一个人物了。
朱元璋愁,帐中诸将更愁。
他们不觉得合肥守将朱文正是个多么厉害的人物。
他性格骄纵,多行不法,虽有智勇,但未必比李文忠、项羽、杨素强。
以上三人在手握一万多兵力的情况都不是岳飞对手,遑论手中只有三四千人的朱文正。
急性子的常遇春第一个跳了出来:“主公,末将请命,率本部兵马增援合肥,定守至曹操发兵。”
言外之意:老朱,你那侄子真不行。
可朱元璋不这么想。
这位千古一帝有着极端毒辣的眼光,并且他相信自己不会看错人。
他否决了常遇春的提议,而后修书一封于朱文正,信上只有一行字:守到明年,有没有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