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村里人的亲戚,那些个准备往山上避难的,从这里路过时,有些人家也留了下来。毕竟人是群居动物,山上有猛兽,住着害怕,这里环境还算可以,人多,还有郎中。
于是,人越来越多。这人一多,各种问题随之而来,不但垃圾扔的到处都是,他们还随地大小便,
里正不得不要求赵小四对村外的人加强管理,给他们制定了一条条的规章制度。例如:必须戴口罩,每天煮芦根水喝,生病的不允许出门,有情况要上报等等,连上厕所的地方都给他们规定好,谁要不服从,直接撵走。
就这赵小四还天天抱怨:“那些个流民不但偷东西,他们还在田里随便乱走,踩坏地里的庄稼,天天往外撵都撵不完,真是没皮没脸。”
这些人本就缺衣少食,肯定要想方设法填饱肚子,都快饿死了,还指望他们讲什么礼义廉耻。
唉,可怜了地里的庄稼,那田地倾注了全村人多少心血,还指望着秋天能丰收呢。看来,得找点事给他们干干。
这天晚上,里正又来老赵家找老爷子说话,我就跟他提议:“里正叔,田里的洪水排的还是有点慢,我觉得是之前沟挖得太浅的缘故,不如把它扩大,挖成2米宽的排洪沟,将南边的小河和北边的蔡福渠连接起来,以后浇地排水都方便。”
“可以啊,反正那沟也是在地头上。可现在村外乱哄哄的,咱们村的人出不去啊。”
“有外面那些人在,哪还需要咱们自己人动手?赵小四说那些人天天乱窜,踩坏了不少庄稼,不如将他们组织起来,许点好处,让他们给咱挖沟。”
“许他们什么好处?”
一说到好处,老赵家的人也来了兴趣,村外还有老四媳妇她大姑一家呢。
我说道:“他们都是逃难出来的,带的粮食肯定不富裕,咱村各家不是有些受潮的一时半会儿吃不完的玉米、豆子、菜干之类,这些不尽快处理了,肯定会发霉的。这样,我掏钱收上来,当做口粮支付给这些干活的人,岂不是一举两得。”
里正说道:“这怎么行,给咱村挖沟,钱怎么能让你一个人掏?”
“可要是让大家白白往外拿,估计也不乐意。您就当这沟是我们家挖的好了,我还想着以后将咱赵家村都修成石板路呢。有没有听过要想富先修路这句话?这一下雨,到处都是泥,回头咱村出产的东西可咋往外运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