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买村边的山地,种树养家禽用,过来问问。”
“你等着,我去请示一下大人。”
等代安走后,里正悄悄问:“这人你认识?我看他可是衙门里的红人,连师爷见了他都点头,他是谁啊?”
“刘县令的贴身小厮。我那果树苗就是纪先生托他转过来的。”我小声地回答道。
“那你这事铁定有谱。”
不大一会,代安便叫我进去。
我便冲里正和二栓说道:“你们先在外面等着,我先去看看情况。”
走进二堂,这里应该是县令平时办公的地方,厅中梁柱粗大,青石柱上配有精美雕刻的灯笼式图案,很有威严庄重之感。
刘县令坐在主位上,师爷坐在下首,这个师爷还是以前的那个,没换,之前镇上铺子办房契的时候见过。我赶紧朝两人见礼。
刘大人先是喝了口茶,放下茶杯,问道:“听说你要买山地?”
“是,大人,民妇想着那山地虽不能盖房子也不能种庄稼,但能种果树,也能养家禽,就想买下来建个庄园。这样也能给村里人找份活计干,以后也有个保障。”
“你这想法不错,能不能顺便帮着多安置些流民。”
“大人,我是没问题。但是我们赵家村,地少村小,没有多余土地分给他们。大人,冒昧问一句,不是有些村子都十室九空了吗,安置流民应该很容易吧?”
“只是随便给他们寻个住处,很容易。但还要落户安家,最好是将他们打散安置下去,才好管理。”
我恍然大悟,这些流民什么情况都有,全部安置在一个地方,可能会产生很多问题,确实不好磨合,打散了安置容易约束他们。
刘大人微微叹了口气,对师爷说道:“你先去给赵家娘子办地契吧。流民安置的事,回头咱们在好好想想。”
有了刘大人这一句话,地契办的很快,甚至都没有将赵里正叫来,师爷只问了问,就按照一亩一两银子的价格,直接给办了100亩的地契,上面写的当然是我的名字。
从随身的包袱里拿出银子交了地钱和手续费,又给师爷塞了个红包,人家办的这么爽利,也得感谢一下不是?
来到外面,里正和二栓还在干巴巴的排队,不过总算是前进了一个窗户的距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