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太太附和道:“老二家的,你说的很对。以前咱家平平,可如今不一样了,日子越过越好,是该传扬下去。”
老四媳妇兴奋道:“那咱们这些女人是不是也能写个详细。”
“当然了,万一以后小宝给你挣个诰命呢?”
“行”,老爷子略一琢磨就拍了板。老赵家家庭情况简单,比较好理,也就花了不到三天时间就让里正给拟了个初稿。
传阅时,我建议道:“既然跟张家断了亲,盼弟不如改姓赵,名字最好也改了,这孩子性子如火,红彤彤的,不如就叫赵彤。三妮你觉得可好?”
为了照顾我来回走动不方便,现在家庭聚会都改在了东跨院的院子里,全家围着两张大桌子,天不冷,又有茶水点心,四周点上灯笼,亮堂堂的,商议闲聊都很惬意。
三妮点点头:“二嫂,我觉得可以,娘,你说呢?”
老太太也赞同道:“既然不是他们张家的人了,就得改,我觉得赵彤也好。”
看到一直照顾弟弟的大妞、二妞,我又说道:“娘,家里这些孩子,过几年,上学的上学,议亲的议亲,还叫小名不合适,不如也都取个好听的名字,才能配得上咱家如今在村里的地位。”
老太太附和:“老二家的,你说的在理,就像现在赵平,都去镇上读书了,外人面前再叫他铁蛋,确实给他丢脸,行,老二家的,你懂得多,看着孩子们叫个什么好?”
我也是起名废,这里没有字典可以翻,只好硬扯道:“大妞很是聪慧,不如就叫慧儿,二妞温温柔柔,不如就叫柔儿,小石头是大嫂好不容易盼来的,不如就叫盼儿。大哥、大嫂你们觉得怎么样?”
大嫂将孩子们的名字默念几遍,欢喜道:“慧儿、柔儿、盼儿,我觉得都挺好。孩子他爹,你说呢?”
问大哥等于没问,他只乐呵呵的点头:“都行,叫啥都行。”不过孩子们却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