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会,村子也有大小之分,尤其现在战乱的时候,十室九空,兼并也很正常。这样,我将你们村北边的苦崖村也并过来吧,那村子地广人稀,生活环境差,正好给你们平均一下人数问题,也好救助一下他们。”
听到又有村子要并过来,里正很是激动,那村子人虽少,可占地能有整个河湾村那么大,即便平地不多,大都是岗坡地,还邻着山崖,但村子范围能扩大一倍,这可是稳赚不赔的。
当送走了县令大人,大家迫不及待地爬上山坡,望着眼前这一大片河湾村的土地,里正眼里不禁泛起泪花:“赵根大哥,我这一辈子,值了。”
县令大人的办事效率还是很快的,不过我严重怀疑他有甩包袱的嫌疑,着急减少难民过冬的人口压力,不到两日,几个衙差就领着一队人浩浩荡荡地进了村子。
地盘大了,人口自然得补充进来,更别说这批来的是带些本事的。里正很热情地接待了各位官爷,连打赏银子也都是他出的。
这批难民还真不少,约莫百十号人,可惜青壮年不多,大都是些老弱妇孺,还都拖家带口。
按照之前的流程,怕他们带有疫症,先安排住在窝棚里隔离几天。这些人平日缺衣少穿,或多或少都有些疾病,先诊治观察、休养休养再做安排。窝棚四周都用砖和玉米秸秆围堵得严严实实,里面一点都不冷,再加上热水热饭、棉衣棉被,这生活条件可比在镇上挤在土地庙等着施粥强多了。
等拿到田征他们登记的花名册,嚯,会养牲口的、种地的、木工活的、绣花的,竟还有会纺线织布的,五花八门,啧啧,都是人才啊。太好了,我这儿就缺人才。
我从不认为自己一个现代灵魂身处古代就是强大的存在。除了思想超前外,又不是什么都会,更何况人外有人,山外有山。即便再厉害又能怎么样,纵有万般想法,也不可能事事亲为,还得依靠大家的力量?
况且我一直相信,即便再弱小的人也会有闪光点,一旦给他机会,就能在合适的位置上绽放出无限的潜能。
一个人的能力毕竟有限,我愿意搭建平台,创造出更多的机会,以便他们都能找到各自的位置。发展需要依靠大家的努力,就像一个机器,每个零件都有它的作用,只有齐心协力,共同发挥,才能运转得更好、更长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