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8章 燕京投资届双雄!!!

刘本成站在落地窗前,望着长安街川流不息的车流,手中的紫砂茶杯冒着袅袅热气。

“张雷,港股的情况你怎么看?”他头也不回地问道。

张雷推了推金丝眼镜,将手中的连想笔记本递上前:“董事长,根据我们的分析,这次市场异动很可能是国际对冲基金在试探亚洲市场的防御能力。特别是'黑石'和'桥水'这一阵的动作很值得玩味。”

刘本成接过笔记本,快速浏览着上面的数据图表。

他的目光在某个数字上停留了几秒,突然轻笑一声:“有意思,看来这帮老鱿们是又一次盯上了我们。”

办公室里的空气瞬间凝固。

张雷立即会意:“要不要启动'长城计划'?”

“不急,”刘本成转身走向办公桌,按下内线电话:“通知投研部全体人员,半小时后紧急会议。

另外,让合规部准备好所有应急预案。”

挂断电话,刘本成从抽屉里取出一个加密U盘递给张雷:“这里面是我们在海外布局的详细资料,你亲自去一趟香江,把这个交给你老师。”

张雷郑重地接过U盘,却听见刘本成道:“我记得你是我老叔亲自带出来的学生是吧?”

“是的,要不是老师,我也不会有今天……”说起老师刘述栋,张雷是一脸的感激。

这时刘本成的华威Mate2 pro手机突然震动起来。

屏幕上显示着一个境外号码。

他示意张雷稍等,接起电话后只说了三个字:“喂,是我,说重点。”

电话那头传来急促的声音:“刚收到的绝密消息,华尔街那边正在紧急调集资金,目标很可能是我们的港股。”

刘本成的眼神骤然锐利:“他们调集了多少资金?”

“初步估计.不低于200亿美金。”

挂完电话,刘本成沉声对张雷道:“事不宜迟,你今晚就出发香江,到了那里一切听从我老叔的智指挥……”

“好的,董事长!”张雷高声回答道,突然到来的金融大战,让他有些兴奋不已。

张雷是“刘氏金融投资集团”收编的又一名金融领域的投资天才,他现在是总公司旗下“高瓴资本”的负责人。

他与“京西资本”的段勇评号称燕京投资领域的双雄。

说起“高瓴资本”的张雷,在国内投资领域也是一个传奇。

一个人最牛的是什么?不是身家亿万,很多人来给你送钱,而是在你一无所有时,别人愿意把钱给你。

这里面至少包含2个方面因素:

一是品行值得信任——不会把钱卷跑了;二能力值得信任——有能力还钱,甚至能带来很大的回报。

因此,创业的第一笔资金,除了自己的积累外,很大一部分是来自自己最亲近的人,不少是父母,朋友都不行。

近年来,风投盛行后,才有所谓的种子轮、天使轮等,钱来自投资机构,对方之所以肯投资,也主要取决于这2条因素。

所以,投资界有句话说得好,投资就是投人。

张雷当创建“高瓴资本”的第一笔钱,就是来自自己的老师刘述栋。

“高瓴资本”创始人张雷,可能是当下夏国最红的投资人之一。

出生在南河驻马店的张雷,1989年以南河高考文科状元的成绩考入人大,短暂工作后到香江中文大学留学。

虽然他拿到了奖学金,但还不够。

找个兼职打份工,是很多留学生补贴留费用的做法,张雷想找个兼职,但投了很多简历、面试了很多次,都以失败而告终。

正当张雷失望地认为又没戏时,“刘氏海外”打出招聘信息,管理者要招一名助理。

面试时,刘述栋的很多投资方面的问题,张雷都不懂,只能直接回答“不知道。”

面试出来,张雷认为肯定是又没戏了,没想到很快接到了录用通知。

后来,张雷曾问刘述栋为何自己面试表现那么差还录用了。

对方说,你不知道就直接说不知道,这种真诚是他最看重的。

刘述栋是投资界的巨头、大师级人物,他交给张雷的第一个任务,是将他写的《机构投资的创新之路》翻译成外文。

翻译书是一次最好的学习,书翻译完,张雷等于学到了刘述栋的投资精髓,硕士毕业后,就留在“刘氏海外”工作,主要负责东南亚等地的投资。

后来,张雷决定回国创业,刘述栋为他提供了2000万美刀的启动资金,这是“高瓴资本”的第一笔资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