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二零九章 验证(二合一)

代晋 大苹果 2745 字 17天前

之后,便是一连串的发号施令。所有的准备工作完成之后,炮弹被塞入炮筒之中。

李徽一声令下,点炮手点燃了引线,轰隆一声爆响,炮弹冲出炮口,呼啸而去。

片刻后,炮弹落在里许之外的地面靶区,腾起了一阵烟火。

这一切并不意外,李徽很清楚这样的结果。落地之后的撞击引燃了雷汞爆炸。通过引火口,引燃了炮弹内部的火药,从而达到炮弹爆炸的效果。

但李徽在验证另外一种可能发生的最坏的情形,所以这成功的一炮代表不了什么。

连续轰击了数炮之后,那种让李徽担心的情形并没有出现。

李徽担心的是,雷汞的极度不稳定的性能,会不会在炮弹飞行的时候因为剧烈的震动和摇晃而突然引爆,导致炮弹轰出去之后未曾落地便会爆炸。但根据目前的情况看,似乎几率很小。

这可能是因为制备的雷汞纯度不够,又或者是用黑火药发射的炮弹初速度不快,火帽内压缩的雷汞未能有空间进行足够的摩擦和震动引发爆炸。毕竟雷汞虽然不稳定,引爆也是需要有一定的条件的。

总之,轰了六炮,并没有发现这样的情形发生,这虽然代表不了完全的安全性,但起码证明了这种方式引爆炮弹的可行性。

这东西其实最大的麻烦还是在于制备和运输储藏之中的危险。运输之时不能有撞击剧烈的摇晃和高温的接触。制成子弹之后,这些子弹需要进行完备的包装,吸收震动和保持稳定的运输状态。可能需要制作单独的子弹运输容器,比如稻草隔离或者是泥沙隔离这种。

炮弹的火帽也需如此。虽然发射前才会安装,但运输过程中同样需要严格的安全措施的防护。

这些方面,或许需要进行一些摸索和实验,严格的规范操作流程,责任到人才成。

或许为了保证制备的雷汞的稳定,需要用让它吸水的方式保持稳定进行运输。在战前进行水浴烘干或者阴干进行制备弹药。这么一想,其实颇为麻烦。大军出动,还要随时携带一些弹药制作人员。想想都令人头大。

但不管怎样,今日的实验取得了极大的成功。新型爆炸物已经问世,新的击发引爆方式也已经问世。任何事物都不可能是完美的,有利就有弊。积极的想办法避免它的负面作用,利用所需要的一面便可。李徽相信,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断的钻研摸索,总是会找到一个完备的制备流程和运输使用的流程的,将危险性降低到最低的程度。

接下来要做的事情便很明晰了。在不废弃原有火器的情形之下,积极的改良新的枪械系统。在新枪械的雏形的基础上,完善机械结构的合理性和兼容性,增强稳定性,减少故障率。

精进工艺,制造更为精密的枪械零件并进行量产,形成制造的规模化和标准化。这便是终极的目标。这些事,其实只能寄托于那些被自己之前便授予工程师官职的技术匠人们去钻研。现在徐州的工程院里有数百名各种匠人,该是他们努力做事的时候了。

而李徽给自己定下的目标只有一个,那便是想办法弄到更多的钱,以支撑接下来庞大的消耗。这几年过了些好日子,一度似乎财政状况良好。各项事务的推动都很顺利,财政的分配也颇为良好。

但随着形势的变化,或许不但要大肆的开源节流,甚至在政策上也要开始有所调整才行。在面对大局的快速变化之时,是时候需要有所侧重,将钱粮投入的重点投入到新一轮的强军改造和大力扩军方面了。

甚至,在李徽的脑海里,已经动了一个念头。那便是,趁着司马道子和桓玄即将展开殊死大战的当口,出兵挺进淮西和淮南。

那里不但有李徽垂涎的大型铁矿,更有李徽知道的大型铜矿所在之地。除了当涂县的铁矿之外,位于宣称郡以北江边的一座后世叫做‘铜陵’的地方,拥有大量的煤矿和铜矿的资源。在眼下自己需要大量的铜铁资源的情形下,若不能解决原料的供给和买进资金的问题,说不得恐怕也要火中取栗,浑水摸鱼了。.

(https://www.dingdian555.cc/html/3403/3403320/109091745.html)

www.dingdian555.cc。m.dingdian555.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