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到底是英雄造时事,抑或是时事造英雄,一向是大家都喜欢讨论的问题,不过周至现在认为两者是相辅相成,只不过在特定时期特定事件上,偶有侧重而已。
比如搞出这一套体系的初衷,只是为了利用自己工程管理上的长板,在自己曾经熟悉的上一世工作领域里,帮助四叶草将产品控制体系建立起来,满足ISO质量体系下的国际竞争需要而已。
之后为了操作方便,给员工减压解负,让这套体系可以发挥实效而不是让大家敷衍了事,周至下了大力气将之与四叶草的电子办公系统捆绑在了一起,实现了全面的电子化信息化。
再往后,为了帮助蓝天阳光公司在企业里推行ISO质量管理体系,四叶草集团又将这套系统从自己的办公系统上剥离出来独立运行,改造成了可移植可进行个性化改造的基线产品。
船舶动力研究所在和四叶草合作的时候也发现了这套东西,并将之引进到了自己单位,将电子办公和质量体系一起推广。
要是没有四叶草帮助解决设备引进问题,动力研究所怕是要再过七八年才能够走到这一步。
但是产生的效果却是非常明显的,因此在秦海峰与基地沟通交流的时候,知道了基地严峻的品控形势和任务压力后,立刻就将自己侄儿卖了。
结果就是系统再一次升级,结合算力矩阵,TS架构,智能终端,形成了如今更加符合“中国特色”的应用版本。
这套版本引进了军工品控管理体系,远超ISO标准,基本领先国际水平四五年,于信息技术完美结合,立即就成立流程品质管理的加速器,效果几乎可以用“立竿见影”来形容。
当然前期工作是艰苦卓绝的,要不是基地高层下决心,用铁腕,全体基地人苦高压工作久矣,现在有了突破口后,积极发扬战斗精神,全体奋战,也达不到在短期内让基地流程品控“脱胎换骨”的效果。
至于说效果好到可以让火箭在一颗卫星发生爆炸,自身受损严重的情况下,依然还能够将剩下的卫星送到预定轨道并且正常工作,这却是任谁都想不到的结果了。
正因为结果是如此让人喜出望外,因此高层立刻将之重视了起来。
周至心里一直认为,如果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话,那管理艺术就该是第二生产力,前者是通过科学进步提升单位劳动生产效率,后者是通过组织进步推动集体劳动生产效率。
对于多工种大规模的领域合作的诸如大飞机,超算,航天,核工业等大型综合项目来讲,管理水平的高下,直接可以成为事情能不能成的一道硬性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