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9章 打破僵局的生力军

他又询问袁可立道:

“杨肇基在西北做得怎么样?”

“有没有人能代替他?”

袁可立一时不明所以,看到皇帝转交的奏疏,才明白是杨肇基的儿子杨御蕃,想让他爹去辽南立功。

对此,他坚决反对道:

“朝廷用人,出自中枢,不可由武将挟持。”

“再说杨肇基在山东立功是因为剿灭白莲教,在陕西也习惯了剿匪。”

“调他前往辽东,安知就能打好?”

“何况三省剿匪护军使杨鹤刚刚转任山西,此时不是调走杨肇基的时候。”

朱由检点头赞许,知道袁可立这样完全是出于公心。

杨肇基在山东剿灭白莲教时曾和袁可立合作,现在也和担任西北镇抚使的袁枢交好。

朱由检之所以没有直接否定杨御蕃的提议,就是顾虑到袁可立。

如今听他这样说,朱由检当即道:

“嘉奖杨肇基数年来剿匪功绩,提升为世袭指挥同知,让他好生做事,将来立功封伯。”

“辽南镇总兵一职,袁卿有什么人选推荐?”

“杨御蕃等人威望不足,无法整合辽南各军。”

袁可立皱眉思索,发现确实如此。

辽南镇四旅之中,驻扎在旅顺的第二旅主将陈继盛,是毛文龙的老部下、皮岛诸将之首。

朝廷不会因此忌惮他,但也不会把他任命为辽南第一任总兵。

第三旅主将张可大,是从山东调过去的,还有山东巡抚孙国祯的支持,预备作为总兵。

但他待在辽南数年,不说碌碌无为,也没有立下大的功绩。

朝廷只能任命在朝鲜立下功劳的杨御蕃,署理辽南总兵。

但是杨御蕃资历太浅了,守在盖州的第一旅主将黄龙,功绩就不逊于他,资格更比他老。

导致杨御蕃在辽南一直束手束脚,没能把四个旅形成合力。

他自己也知道这种情况,所以想让父亲过来。

如今朝廷否决,就必须另外派个人。

袁可立斟酌良久,提出一个名字:

“神机营总兵杨嘉谟,多次请求出征。”

“辽南各军现在就缺少主心骨,臣以为可派杨嘉谟率神机营新军前去,统率辽南各军。”

这个名字,有些出乎朱由检的预料。

但是在比较后,却发现杨嘉谟确实最适合。

此人是甘肃名将、是和胡虏厮杀打出来的,能力不用怀疑。

而且他世袭凉州卫指挥,忠心毫无问题——

要不然朱由检也不会调他去神机营当总兵,负责神机营整训。

在曹文诏领兵出征后,杨嘉谟已数次请求出征,想要在辽东战场立下功绩。

如今袁可立举荐,朱由检当即任命道:

“调杨嘉谟出征,担任辽南镇总兵。”

“让他从神机营带一个营,整训辽南各军。”

又调宣府总兵黑云龙带一个营入卫,署理神机营总兵——

在建虏扫荡草原东归后,宣大的压力已比较小,可以调遣兵马过来。

这就是建虏主力被牵制的好处,朝廷能从容调遣兵马,调配各地兵力。

甚至,一直作为长城后备兵力的天雄军,朱由检也打算调去辽南见见血,看看卢象升练出的这支兵马的实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