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吹得有多高,以后摔得就有多痛。”
杨大奎疑惑道:“颗粒饲料机、饲料的研究,都是利国利民的大好事,不至于吧?”
“按您说的,都是非常遵守伟大导师指示的做法。”
李铭否定道:“我说的不算数。”
“再说了,我只是提出了设想而已,真正搞研究的人才是立功的人。”
“他们都是实际操作的人,获得荣誉是实至名归的。”
他经常要去港城,李科长也不想再升官了,再升的话,真的没现在这么自由自在。
这些功劳对他而言也就没什么用途,他还不如让给有需要的人。
李铭把配合饲料、发酵饲料的主要功劳推给了畜牧研究所,把颗粒饲料机的主要功劳推给了轧钢厂参与试制的成员。
他也没有虚伪的不报自己的名,也报了名字上去,但都是敬陪末座;陪同参观、出去做报告,他都没有参与。
事情能做成的主要功臣到底是谁,大伙心里都有杆称。
这举动,又让李大科长收获了一大波的声望。
做事情的时候在前头带着,领奖评荣誉的时候排在后头。
这样勤恳的‘老黄牛’,有谁不乐意一起共事、一起相处?
可以说走到哪都受欢迎。
哪怕是对手,对这样的‘老黄牛’也是尽量避免产生冲突,给个闲职挂起来。
‘老黄牛’的声望太高了,找茬打击‘老黄牛’,自身的威望必然会受损,得不偿失的事情很少人愿意做。
杨大奎笑嘻嘻道:“咱们厂里的人都说,要想立功就要跟着您干,时间短见效快。”
“还有好多人来找我们打听呢,想知道您最近有没有开新项目。”
李铭会心一笑道:“他们自己也可以想,只要心里想着勤俭节约、提高生产效率,总是能想出很多点子的。”
杨大奎笑道:“那我下次就这样和他们说。”
“不是忽悠他们的。”李铭娓娓道来。
“采购工作也是我的本职工作,知道很多人吃不起猪肉,我想着猪肉价格有些高,就琢磨出了加淀粉的火腿肠。”
“火腿肠有了,又缺原材料猪肉,我只好想办法增加猪肉供应。”
“这才想到要提高生猪的增重效果缩短出栏时间,很自然的想到要改进猪食,也就有了制作饲料机器的想法。”
“猪饲料改造出来后,鱼饲料、牛羊饲料、鸡鸭饲料这些是大家慢慢拓展的,都是由上一环引出下一环,环环相扣而来。”
杨大奎这下是真的懂了,“您这么一说,我算是理解透彻了。”
“我和他们说的详细,相信他们也能理解,省得没事又来打扰您。”
这也是李铭说这么仔细的目的,是让别人感觉他们自己也能行,只是李科长运气好,先行了一步。
鼓励轧钢厂的其他人把心思用在生产上面。
砰,砰砰。砰,砰砰。
“请进。”
“李科长好。”秦淮茹和火腿肠加工厂的萧萍英、宋静。
杨大奎笑着和这几人点头示意,错身离开办公室。
李铭招呼道:“你们自己找位置坐。”
负责福利、工厂建设的萧萍英刚坐好就说道:“李科长,我们接到消息。”
“光华木材厂有一批胶合板没有被人接收,我们是否可以购买下来?”
这不是买胶合板的小事情,这是涉及扩产的大事。
冬天快要来了,可以用胶合板当围挡,增加一座临时厂房用来搞生产。
有了产能,年底的时候才好提前申请到明年的猪肉指标。
李铭先问钱,“宋委员,我们账上还有多少钱?”
负责财务的宋静回答道:“总厂的账目上有我们一笔3万元的款,这是要划给鲁家山建材厂还欠款的。”
“我们自己账上有4000多元,买胶合板估计四五百元足够了。”
李铭决断道:“买下来。”
“把10月份的利润先挪来买机械设备,准备扩大生产。”
萧萍英立马说道:“刚好,马河的养猪场建好了,他们可以回来建厂房。”
缺少资金,不可能再借鲁家山的红砖、水泥,养猪场的猪圈是用泥砖围起来的。
猪的要求也不高,能够保证冬暖夏凉就够够的。(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