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眼间,七六年过去,七七年来到。
一月一日元旦,小新华也出生一年了,当然,生日是按照农历算的,不是按照阳历。
由于今年闰了个八月,所以还得再过十来天,才是小新华的生日。
这年月的人都不咋重视阳历年,场部科室的办公人员,上半天班,下午放假。
山上伐木的工人,连半天也不放,只是晚上吃的好点儿,食堂供应酸菜猪肉馅儿大包子而已。
要是搁以前,盛家也不咋在意。
这两年条件好点儿了,尤其是周青岚嫁过来,盛新华还是元旦出生的。
张淑珍虽然嘴上不说,却是从上午就开始忙活,做好吃的。
下午,一家子又包了白菜猪肉馅儿的饺子。
晚上,张淑珍领着儿子儿媳,闺女、孙子,团团围坐在桌边。
桌子上除了饺子,还有红烧肉、酸菜炖排骨、清炒狍子肉、干炸里脊四个菜。
“来来,都坐下啊,今天是阳历年,虽然你爸还有老二在山上没下来,咱们在家该过节过节。
咱今晚上有饺子、有菜,想吃啥就吃啥。
你们几個学习都有进步,妈很高兴,希望你们能继续保持。
同时呢,也得谢谢你们嫂子,没有她看着你们复习,给你们出题,你们也不能有这么好的成绩。”
张淑珍自己没念过书,就特别注重孩子的学习,孩子考试能得第一,没有什么能比这更让张淑珍高兴的了。
不管外头现在刮什么风,在盛家,在张淑珍眼里,什么也比不上念书有文化最重要。
所以,孩子们这次成绩好,张淑珍特别高兴。
出成绩当天包了馄饨,今天又特地弄一堆好吃的,就是为了犒劳孩子们,也是感谢周青岚。
“谢谢大嫂、婶子。”听完张淑珍的话,孩子们齐声喊道。
“都是一家人,谢啥?只要你们能好好学习,将来有出息就行。”
周青岚笑了,虽然才当老师两年,可周青岚很喜欢这份工作,也喜欢和孩子们相处。
她在学校兢兢业业、认认真真教书,回家来盯着小叔子小姑子学习,孩子们出成绩,让她觉得很有成就感。
“来,快吃饭吧,菜都快凉了。”
周青岚笑着给婆婆夹了菜,然后又给跟前的盛新华夹了块排骨。
已经十二个月的盛新华,现在完全可以自己坐着吃饭了。
这娃皮实,嘴壮,啥东西都吃的可香了。
那排骨炖的挺烂糊,他就坐在母亲和奶奶中间,一手护着小碗,一手拿着排骨在那儿啃。
啃的满嘴都是油,就连身上穿的小护襟儿上都蹭了些。
小娃学吃饭的时候,这些都是避免不了的,张淑珍从来不会因为这个管孩子,都是由着孩子们自己吃,大不了吃完了洗呗。
反正这种小护襟,张淑珍给做了好几个,换着穿吧。
啃完排骨,盛新华又抓了俩饺子吃。
大家伙儿见小新华吃的好,这个给夹块红烧肉,那个给夹块炸里脊,小家伙面前的碗里装了不老少。
小新华也不说,人家给夹,他就吃。
到最后,还是张淑珍发话,说是不许再给新华夹肉了,吃太多降着,大家伙儿这才停下筷子。
有饺子,还有四个硬菜,这顿饭吃的大家伙儿相当满足。
到最后,盛希泰、陈峰都吃撑了,摸着圆滚滚的肚子摆着手,退到一旁去。
盛新华也吃饱了,学着小叔和哥哥的模样,摸着自己的小肚子,爬到一边儿玩去。
这边众人也吃的差不多了,周青岚和盛云芳姐妹赶紧收拾下去,刷洗碗筷。
张淑珍也去帮着忙活,收拾那些剩菜、饺子啥的。
盛希平则是坐在炕沿上,拿了个木头做的球,逗儿子玩。
盛希平故意把球滚到炕稍,然后喊盛新华去捡回来交给他,这是父子俩经常玩的小游戏。
往常,盛新华捡了球,都是手脚并用的往回爬。
有时候小手拿不住球,那球就不知道滚哪儿去了,他再去找,就这样能玩好久。
可今天盛新华捡起球之后,却是两手将球捧住了,然后从炕上站了起来。
接着,就见那小家伙轻轻往前挪了一步,接着另一只脚又往前挪了一步。
盛希平此时已经惊讶的张大了嘴,没想到他家大儿竟然会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