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七十一章 打盐窝子、下捉脚

“大哥,你给我吃了,你吃啥?”盛希泰仰头看着他哥,问道。

“咱妈不是还给带了咸菜、大葱么?咋地不能对付一顿?

再说了,我这里还剩一些肉,够吃了。”

盛希平笑着揉了揉弟弟的小平头,拉着他坐下来,哥俩一起吃饭。

那些吃了一块肉,还意犹未尽的孩子,在看到盛希平后,也没人敢往盛希泰身边凑了,自顾自捧着饼子咸菜啃起来。

半个月的更新造林,在一片兵荒马乱中,终于结束了。

接下来有将近一个月的时间,是林业生产空窗期。

当然,勤快的人也不会闲着,因为一年一度的采牛毛广季开始了。

对于盛希平来说,这时候可不仅仅是采牛毛广的好时机,也是猎鹿,获取鹿茸的最佳季节。

鹿这种动物性情机敏,善于奔跑,一般来说,不管是打溜围还是打狗围,都很难打到鹿。

对付鹿,一般都是挖鹿窖也就是陷阱、下套子,当然,也有别的办法,比如下药。

挖鹿窖太费事,下套子不一定能套中什么猎物,相比之下,其实下药比较稳妥。

可是用来药鹿的那种药,前川林场没有,盛希平淘登不着,所以他能用的办法,就是打盐窝子。

大碱场这个地名是怎么来的?

就是以前猎人在附近的沟内挖鹿窖,撒盐引诱鹿群进围场,久而久之,围场的土成了盐碱土,所以就起名大碱场村。

山牲口普遍都缺盐,尤其是经过一冬天的大雪覆盖,山里动物找不到裸露的盐碱土,体内极度缺盐。

为啥以前狼群冬天爱进屯子?其中有一个原因,就是因为它们体内缺盐了。

以前人口稀少,住在山里也不咋讲究,刷锅水啥的端出去直接往外一倒。

总往那一个地方倒水,时间久了就会结成冰坨子或者冰柱子。

而狼体内缺盐了,就会找这种冰坨子舔食。

相比于狼,鹿更爱盐,春夏时节会去盐碱地啃食苔藓地衣什么的。

猎人也会根据鹿喜盐的习性,设置陷阱、圈套,引诱鹿上钩,从而猎取珍贵的鹿茸。

“老二、老三,帮我做捉脚,咱们多预备几个,明天你俩跟我去打盐窝子,我知道哪里有鹿道。”

盛希平从仓房里翻出一些木头,然后招呼盛希安和盛希康帮忙。

一头雄鹿的鹿茸,可以卖好几百块钱,比薅牛毛广挣钱多了,耽误个一天半天薅牛毛广不要紧。

盛希安在知青队,这个时节没有活,盛希康虽然读高一了,可学校管的松,也不正经教多少课。

现在的教育,多以实践为主,农村一般就教怎么种地,林场有一门课就专门讲林业的知识。

而且,动不动就安排学生上山干活去了,文化课其实占的比重不大。

林场这些学生,大多数也就是念书混个文凭,将来好招工用。

所以大家伙儿也不怎么看重成绩啥的,家里有事儿就直接请假。

像采牛毛广这样创收的时候,初高中部几乎一大半的学生都请假回家了。男生进山薅牛毛广,女生回家帮忙晒牛毛广。

学习啥的,差不离就行,这年月也没机会考大学,家长多数都不重视。

盛家挺重视孩子念书的,可眼下大环境如此,除了盛希平,其余人对未来都没什么概念,还是那句话,挣钱要紧。

就这半月二十天的时间,过了季节想出力也挣不着钱,所以还是先顾眼前,再说将来。

“来了,大哥。”盛希安、盛希康一听,赶紧扔下手里的事情,出来给盛希平帮忙。

所谓的捉脚,是东北地区捕猎鹿、狍子等动物的一种工具。

用一寸多见方的木条,钉成一个六七寸见方的木头框。

框上每边钉几个七寸长的尖钉。钉头向中间倾斜呈漏形。

这种捉脚,盛希平是跟秦秋燕学的,他嫌太笨重了,一般时候不怎么用,家里也没有。

这不是打算去猎鹿茸么?忽然就想起来了,赶紧找出来东西,做几个用。

哥三个在院子里,拿着锯、斧子、锤子啥的,忙活了一下午,做出来十来个捉脚。

第二天一早,哥仨背着捉脚,还有打盐窝子用的盐砖,一起上山了。

那盐砖,是用盐和人尿混合之后做成的,尿有骚味儿,配上盐,可以更好的引诱鹿群来舔食。

盛希平提前做了几块儿,晾干后用纸包起来。

哥仨就这么提溜嘟噜的背着一大些东西,离开林场朝着盛希平熟知的几处鹿道行去。

哥仨步行二十多里地,来到了一处朝阳的山坡,山坡上是大片的二茬林子,刚长起来没几年,山坡下,有一条小河沟。

冬天的时候,盛希平在这片地方见过鹿群的痕迹,可以判定,这是条鹿道。

在盛希平的指挥下,哥仨就在这附近的山坡上,挖坑埋下盐砖,上面覆盖一层土。

然后,在盐砖的周围,再挖几个小坑,将捉脚埋进去。

捉脚用铁丝或者绳子,拴在附近的树根上,上面用枯草落叶覆盖严实。

哥仨费了大半天的工夫,总算把几块盐砖,还有十来个捉脚,下在了盛希平认为会有鹿群经过的几个位置。

“走吧,过两天咱们再来遛一下就行。”

忙活完这些,盛希平直直腰,抹了抹额头上的汗,招呼俩弟弟带上工具,动身往回走。

下好捉脚后,猎物不会马上就上当,需要等几天。

所以第二天哥仨就跟着盛连成,一起坐通勤车,去施业区里面的大甸子,薅牛毛广。

这个季节,那真的是全家老少齐出动,能进山的进山,能在家晒牛毛广的晒牛毛广。

整个儿林场连同大碱场村,就没有闲人。

但凡涉及到出力气的活,就显出男孩子多的优势了。

盛连成领着三个儿子进山,一天爷四个能背回来三百来斤鲜的牛毛广。

到了傍晚,光是烫菜,院子里那口十二印的大锅,也得来回烫好几锅才行。

“赶紧吃饭啊,吃完饭了撸牛毛广,撸出来一土篮子给五分钱。”

张淑珍和周青岚早早就把饭菜做好了,外头大锅也烧开了水。

等盛连成他们回来,先把牛毛广倒锅里烫了,然后挑在破席子上。

这边大家伙儿进屋吃饭,等他们吃完饭,牛毛广也凉了,正好动手撸毛。

这么多牛毛广,不说别的,只是撸掉毛这个工序,就得花费不少时间。

家里就这些人手,为了鼓励盛云芳他们多干活,张淑珍就想出这样的主意来。

盛家那土篮子可不小,一筐得装二三十斤牛毛广呢,有这五分钱吊着,那几个小的就能心甘情愿干活。

要不然,这些熊孩子不定性,干一会儿嫌累,就开始耍熊了。

果然,一听说干活给钱,哎呦,不说盛云芳盛云菲了,就连盛希泰都瞪大了眼睛。

“快快,赶紧吃饭,吃完饭挣钱。”孩子们都这么说。

就这样,几个孩子吸溜呼噜、风卷残云一般就吃完了饭。

然后筷子一撂,撒腿就往外跑,每人一个土篮子,再找个板凳或者木头墩儿坐下,就开始撸牛毛广了。

张淑珍和周青岚笑呵呵的收拾了桌子,将碗筷刷洗干净放起来,然后也出来撸牛毛广。

至于盛新华那个捣蛋鬼,早就跟着他爷爷出来了。

人家在那儿撸牛毛广,他就过去抓一把给这个,再抓一把给那个,反正,有的玩就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