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5章 这也太快了!

之所以称它为“大师”,是因为它真的很大!

“建筑大师”整体是一个长15米,宽5米,高6米的规则矩形,相当于4个集装箱的大小。可以用来打印长度10米以内,宽度4米以内,高度5米以内的建筑物和材料,也就是最多40平米的房屋。

虽然这个尺寸并不算大,但只需要将多个房屋拼装组合起来,就可以无限扩展空间了。

当然除了整体的房屋之外,它可以用来打印各种预制部件,比如墙壁、地板、天花板等。如果需要的部件尺寸过大,也可以通过拼装工艺进行延伸扩展,且不影响整体的强度。

而且这一次远光地产将要打造的小区主要面向远光科技的年轻员工,一套房的面积不会超过120平米,所以“建筑大师”的尺寸是完全够用的。

为了方便日后出售这种大型设备,“建筑大师”本身也是可以拆解的。需要运输的时候就可以分成十几个不同的组件,等到达了指定位置之后再就地安装。

所以这天下午,十几架山猫无人机吊装着“建筑大师”的各个组件,浩浩荡荡的从康兴本岛出发,一路飞到了正在建设的“远光未来小区”。

虽然广海市内的供应商都不愿意和远光地产做生意,但前期工程却早已开始。这一个月的时间里,靠近小区外侧几栋楼的地基都已经打好了。

这块地皮的总面积为80万平方米,理论上可以设计3万套商品房,但是这样一来容积率就比较高,住起来并不舒适。再加上小区是出售给自家员工的,程远也不打算靠房地产挣钱,所以计划建造 100栋楼,每栋楼30层,2梯4户,总共1.2万套商品房。

这样一来平均每套房的建筑面积就可以达到80平方米,适合2人或者三口之家居住,平均1.2的容积率也可以获得比较舒适的居住体验。

由于是大工程,再加上程远也会亲自到场监工,所以远光地产的全部建筑工也人全体出动。

虽然远光地产算上文员,总共也就不到100人而已。但兵贵精不贵多,作为一家高科技企业,程远给远光地产配备了多达200台各式工程设备,其中一半是机器人,这个阵容可以说是相当豪华了。

此刻程远正坐在工地附近的临时板房里,透过玻璃望着不远处的一台大型吊机,正缓缓地将一根根青灰色的金属圆柱运往已经挖好的地基当中。

这些金属圆柱,也就是用于楼房主体的框架,等框架组装完毕之后,就可以直接往里面放置一个个单独的房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