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那男生却并没有退缩,而是继续问道:

“也就是说,一般人只要通过了半年的训练,就有机会在小行星上工作吗?”

程远点了点头:“理论上是这样,我们初步预计小行星上的常驻人员是每半年一次轮换,所以至少会提供500个名额。其中也有不少岗位是针对应届毕业生的,所以如果你感兴趣的话,到时候可以尝试一下。”

这时又有一名学生问道:

“请问,在小行星上的工作内容是什么呢?”

“大部分都是实验性的工作。”

程远挥了挥手,面前的全息投影也为之一变,展现出了更多小行星的内部构造。他继续说道:

“这颗小行星是我们从地球前往月球的中转站,也是我们用来研究月球的前哨站。未来我们将会在月球进行的一些建设,都会首先在小行星上进行实验。比如我们会在小行星上尝试种植各种农作物,甚至水稻、小麦、玉米等主食。为将来大规模殖民月球积累技术经验。”

“也就是说,小行星上的工作人员,未来也会前往月球吗?”

“如果不出意外的话,小行星上的工作人员将会成为第一批前往月球的开拓者。而且这个目标不会等太久,预计5年之内就能够实现。”

接着,程远又展示了一个像是工厂车间的场景,并介绍道:

“另外,我们正在小行星上建设一条全新的石墨烯芯片生产线。利用宇宙环境的微重力环境,来减少石墨烯芯片在生产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的密度不均匀现象,从而提高芯片的性能。而且宇宙的真空、低温环境,也有助于降低生产成本。”

利用小行星的环境生产石墨烯芯片也是程远早就计划好的事情,因为一旦完成前期生产线的建设,在宇宙环境下的生产成本反而比在地球上更低。

再加上石墨烯芯片本来就是高附加值的产品,占用的空间也非常小,所以就算因为长距离运输而产生的成本也就微不足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