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三遍金刚功,每一遍在第五部时陈泽都会尝试插入劈挂掌的动作,只有其中一次成功刺激到了那团炁的涨缩。
完全找不到任何规律......
直到第四遍金刚功开始时,陈泽突发奇想。
既然劈挂掌有用,那么其他武术有用吗?
此时正是第三部,调理脾肤需单举。
两掌变拳,前四指内屈,拇指顶前四指指甲,两臂垂直相交置于脐上。
这个动作......陈泽心思一动,右脚猛地跺开,脚上一个碾闯,大腿带动胯部,再推动腰背和肩肘发出十字劲。
与此同时,陈泽即刻感受到体内的那团炁迅速涨缩了一下。
有反应了!
八极拳同样有效!
见到成效,陈泽在第八部,两足顿顿饮嗜消中再做尝试。
此部动作中两拳相对,掌心向上,缓缓向下垂落,稍作微调正好可以发出八极拳当中的沉坠劲。
陈泽当即照做,立见成效。
体内的那团炁再次涨缩了一下!
此时已是第四遍金刚功,在炁感的加持下陈泽周身大汗淋漓,已经快到极限,只得缓缓收了功。
呼哧呼哧地换上干爽的衣物,陈泽终于摸到了一点头绪。
原来不是独独劈挂掌有特殊之处,而是所有武术流派都有奇效。
当然,现在下结论有些早了,不过陈泽觉得可能性极大。
更准确地说,是武术当中的发力技巧。
不说世界,即使放眼华国,各种武术门派、拳种、套路五花八门,看得人眼花缭乱。
那么不同流派之间到底是如何区分的呢?
通过姿势动作吗?非也。
其实真要一个个列出来,人就两手两脚,技击套路无非就是用拳头打人、抬脚踹人,拿肘子捅人等等。
那么同样是拿拳头打人,形意的崩拳和咏春的寸拳有什么不同呢?
这就涉及了真正将各门各派分割开来的标准。
那就是发力方式,也就是劲力。
人体是一个整体的系统,牵一发而动全身。
同样一拳,如果你膝盖内扣,后脚呈45°蹬地,同时朝反方向抽跨,以腰发力,肩催肘,肘催手,发出崩劲,最后向前冲出一拳便是崩拳。
而如果你出拳前膝前钳,腹下收,胸微含,背后拔,在发劲的瞬间,绷紧全身关节以整劲的形式爆发出寸劲,那你打的就是寸拳。
一个动作做出来,从哪里发力,如何发力,发力之后如何传导,最后又从何处传出,这些都是武术的核心精髓,是区分真正技击和套路表演的关键。
其实陈泽现在站在马后炮的角度看来,更加看出了金刚长寿功和武术之间的联系。
金刚长寿功,本身想要做好动作的关键就在于发力,尤其是金刚功,收放之间皆是力道十足。
这让陈泽想起了一句流传于习武之人口中的口诀:“以力带形,以形带气。”
难道金刚长寿功,就是将这句抽象的话语化作了现实,真的以发力和动作带动了炁的运行?
细想之下实在是太震撼了,光是凭借寻常人就能完成的动作和发力,就能硬生生地触碰到超凡力量,就好像把幻想变作现实一般。
思考到这里,陈泽深深感受到了自己知识储备的不足,看来练功也得靠脑子练。
目前只能自己一步步往前摸索,可谁让就自己拥有属性面板呢?
这才叫幸福的烦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