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新知青的安置问题,其实队上下午已经开会研究半天了,最后得出的决定是由村里垫钱先在知青点盖几间像陈书宁那样的小房子。
当然村里的资金有限,不会盖陈书宁那样的砖瓦房,而是盖普通的土砖茅草房,然后以一个月两元钱的价钱租给知青。
这样一间草房也就需要花个四五十块钱,加上公社给的知青住房补助十五块,那一间房村里只要拿出三十块钱就够了,有个三、四年本钱也就回来,到最后房子还算村里的,稳赚不赔。
当然这些房子主要还是针对新知青的,老知青都是经过农活洗礼的,知道工分难赚,多数人应该是不会舍得一个月花两块钱来租房子的。
而新知青就不一样了,刚来不了解农村情况,加上手里都有钱,花点钱让自己住得舒坦点应该还是有很多人愿意的。
到时候这个租金一次先收半年的,到时候就算是知青反过劲觉得亏了也不怕,老房子挤挤还是跟村民搭伙都行,反正第二年还是会有新知青来的,房子还是会有人租。
当然这个想法也是从陈书宁和钟玲玲盖房这得来的,沈宝根虽然对两人刚刚驳了自己的面子有些不高兴,倒也没有为难两人的想法。
知青这边自然是不会有什么意见,又不用他们出钱出力的,要是有人租房子出去的话,他们住的还能宽松点,于是事情就这个么定了下来。
因为晚饭闹得不太愉快,加上大队长说起的村里要盖房这事,弄得大家的心里都起了些小心思。
所以晚饭后的众人并没有像以往那样吃完饭坐在院子里乘凉唠嗑,而是都回屋的回屋,出去串门的串门。
陈书宁也选择当天晚上就搬去了自己的小屋,虽然钟玲玲极力的劝她明天再搬,毕竟这会儿的天还热着,而且她那小屋子晚上也还得烧火,根本待不住人。
不过都被陈书宁以晚上要看火给拒绝了,反正她有空间,大不了等晚上人都睡下了,她就关门进空间好了。
知道村里要盖房子这事后,老屋很多人都起了小心思。
首先是杨晚秋,虽然她手里的钱不多,可是每个月两块钱就能住上跟陈书宁花了一百多一样的房子,还是很划算的。
就是一次需要交半年的租金有点多,可十二块钱也不是不能接受,辗转了半夜,杨晚秋最终还是决定租房。
第二天大队长依旧是早早去了镇上找公社批条子,写证明,毕竟是公家的事,而且这收知青的租金也不怎么好听,所以这个锅还是得找公社一起背为好。
不过这次没坐拖拉机,而是坐着杨老头的牛车,上次要不是要给陈书宁拉砖和水泥,大队长才舍不得出动村里的拖拉机。
因为新知青这一两天就要来,所以队里的动作很快,第二天沈大河就又带人来了知青院,新房的位置选仍旧是选在了后院,就挨着钟玲玲的房头起,毕竟后院的地方是真的很大。
村里的钱也不多,大部分土砖还都是从村民家里赊来的,工钱也是直接给公分,就这样也只能先盖五间。
这次盖房来的人就多了,呼呼啦啦来了三、四十号,这会儿地里的活不多,所以这种村里给公分的活大家都愿意干,就连男知青那边也有好几个去后院盖房了。
在空间里睡得美美的陈书宁是被屋外的人声吵醒的,看了眼床头的闹钟,还不到五点,不禁一声哀嚎,最后还是认命的出了空间。
想着自己昨天晚上几乎是半个小时一出空间往灶里添火,往锅里添水,直到凌晨四点感觉实在坚持不住了才决定任由灶里的火自生自灭睡了过去,没想到刚睡了一个小时就被吵醒。
此刻陈书宁无比痛恨自己的空间里为什么能够那么清楚的听到外面的声音呢。
不过就算是有再多的抱怨她也得起床,因为屋子里实在是太热了。
先将昨天晚上关好的门窗都打开,打着瞌睡舀了一盆凉水洗了脸,用锅里温着的水刷了牙。
重新生了火后,陈书宁淘了点小米煮了粥,又舀了一碗白面,加一个鸡蛋和了面烙了张鸡蛋饼,就着超市里的酱黄瓜吃了顿简单的早饭。
其实陈书宁很喜欢那种坐在小炕桌前吃饭的感觉,不过这会儿她那炕可坐不住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