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营的家属就很难能来这里了,一般都是后勤部门火化后带骨灰回去。
打仗就没有不死人的。为了保证战斗力,杨凡规定,京营的兵都是一个街区的人编在一个营头儿。
都是亲属、街坊、发小儿。这样的部队在作战时,会互相帮助,绝对不会抛弃战友。
如果有人干坏事,也会被制止。如果有人战死,其他人就会瞬间红了眼睛。
这么好的一个人被打死,他们一定要为他报仇。不然,回家去都没法交待。
这叫做血亲复仇。杨凡的规矩,任何情况下都不得抛弃战友,否则从严治罪。
长官战死,其他人逃跑的,杀全队。更不能遗弃伤兵,这是也是要杀头的重罪。
如果情况允许的情况下,死伤战友的残肢也得都找回来。死者要让他们囫囵个儿的入土为安。
这些措施给官兵一种永远不会被抛弃的感觉。即使战死了,新城的英烈祠也会刻上名字,年年祭祀。
阵亡的家丁和杨凡系统其他参战人员,也会在英烈祠的后山享有专用墓地。
他们的家属也会得到年金和各种福利。所以,杨凡的兵是没有后顾之忧的、上了战场上人人效死,全部都敢于和敌人拼命。
这些人都是杨家的家奴,他们见了老爷,都上前跪下磕头。一边给姥爷磕头,一边哭泣着。
杨凡温声挨个抚慰,一家一家的问,家里有没有什么困难。让副官侯平都记录下来,让夫人随后解决。
这些人都上了船,最后一个人,是一个姑娘。杨凡有些诧异,仔细看去。
这个姑娘大概有十八九岁的样子,长相朴实,红红的脸蛋儿,结实的身板儿,一看就是个农家姑娘。
衣服穿着虽然破旧,但是浆洗的非常干净。他身后还有几个男子,看相貌和她很像,应该是她的兄弟。
后面放着一具带着白茬的棺木。看到杨凡,这个姑娘尽管有些羞涩,但是落落大方的上前给杨凡磕头。
“民女胡蓝氏,见过定远伯。”